中西审美文化发生异途之假说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Many scholars have devoted their energies to the two ancient and distinctive aesthetic trends of thought, China and the West, and have found many equivalent and interesting contents. For example, Chinese peopl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taste, bad intuition, strong freehand brushwork, poor realism, strong ethics and bad religion in aesthetic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while the western aesthetic and artistic traditions are just the opposite. It is obvious that these equivalent and interesting contents were gradually formed and accumulated in the long-term social life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nations. However, in the sense of genomics, Is there a longer cultural gene in the form of this phenomenon? That is to say, as a special social ideology, whether the aesthetic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tions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channels since their birth. But this kind of different cultural way also lurks its later difference historical basis? Because of the age and the shortage of materials,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draw a simple and clear conclusion on such a complicated problem. Let's make the following three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肖胜;十六——十七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在菲岛的贸易争夺[J];中州学刊;1990年04期
2 ;节礼日(英文)[J];高考金刊;2009年02期
3 王建忠;国外中国学著作掇英[J];中国图书评论;1989年02期
4 周丁力;;几种排序及其他[J];读者(原创版);2007年02期
5 李锐;作家四人谈:关于中国与西方文化 终于过了青春期的美国[J];天涯;1996年02期
6 王一竹;;《大西洋月刊》150年历史里的中国[J];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年08期
7 ;十字路口的中国[J];英语沙龙(实战版);2009年10期
8 赵明学;中国与西方语言哲学观刍议[J];外语学刊;1996年03期
9 谭群玉;;“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述评[J];哲学动态;2006年12期
10 迪迪耶·希尔施;李本正;;一位非传统的个人主义艺术家:论胡志颖[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振军;伍钢;冯敢生;王晔;徐宁;胡兵;魏黎黎;;EPID、CR及屏(铜)-片成像在放疗射野影像验证中的比较研究(ROC曲线分析)[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剑雄;朱雄兵;;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地方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3 张晓波;;中美“生态走廊”模式之比较研究——兼论濒危物种生态评估制度[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4 杨宁一;;宗教与邪教的比较研究[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5 金冬梅;张继权;赵万智;;中、日两国灾害风险管理对策体制比较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金云;;有关中日两国大学生自卑感的比较研究——以自卑感的内容比较和其影响为中心进行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毅;;英汉基本方位词的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芳;宋海勃;王莉;;部分埃及、前苏联长绒棉种质资源比较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云鹏;胡运权;吴必虎;;基于EUCS模型和ISS模型的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量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磊;;沪港创意教学比较研究初探——关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师生来我校访学交流的几点思考[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N];美术报;2006年
2 记者 梁若韫;10城市比较研究 晋江力压群雄成为世界夹克之都[N];中国服饰报;2006年
3 姚伟钧;展示秦楚壮阔文明进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邓正来;“诅咒、发誓”引发的法学思考[N];北京日报;2006年
5 宋晓梦;在比较中探索规律[N];光明日报;2006年
6 穆土;总结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王一江 长江商学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学院教授;劳动立法一定有利于劳动者吗?[N];经济观察报;2007年
8 熊宇翔;点石成金 梦想成真[N];金融时报;2006年
9 励漪;长三角·珠三角比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俞孝芳;“风伯”与“风祝”[N];中国邮政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2 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立勇;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7 梁安和;贾谊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秀花;卡尔梅克语与蒙古语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杰;中国和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之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段芳;中俄研究生教育发展之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王桂玲;中英初始现代化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聪延;新疆建省诸方案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5 完代克;从藏语和汉语基本词汇的比较来研究汉藏语同源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6 王荔红;从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比较研究看我国政府的应对策略[D];暨南大学;2005年
7 胡浚;上市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孟斌斌;《西游记》与《聊斋志异》精变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冯申;汉唐律杀伤人罪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郭亚红;论我国的民事诉讼费用制度[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81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8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