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化进程视野中的生态美学研究
[Abstract]:Urbanization, as an insurmountable link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n the one hand has brought about the growth of wealth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also produced a series of severe ecological proble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urbanization on a large scale,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in different levels of urban life are discussed in depth, and some kind of coercion and imbalance caused b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re considered, and the solutions are sought from the spiritual level. It should be the proper meaning in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can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real life in the sense of discipline, It also helps to reflect on the ecological crisi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modern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景观美学定位与理论研究”(09C71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荣渠;“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J];历史研究;1994年03期
2 赵玲;对少数民族文化转型的哲学思考[J];学术探索;2004年06期
3 段治文;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对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重大影响[J];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06期
4 楚小庆;设计:在科学与人文之间[J];艺术百家;2004年03期
5 杨击;理解霍尔——从媒介功能和新闻真实性的角度看[J];现代传播;2001年03期
6 韩锺恩;直接面对敞开:回到音乐——人文资源何以合理配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董溯战;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04期
8 苏力;变法,法治建设及其本土资源[J];中外法学;1995年05期
9 姜飞,冯宪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2期
10 崔大华;20世纪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的变迁[J];文史哲;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冠军;动态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吴致远;技术的后现代诠释[D];东北大学;2006年
3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6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程乃胜;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9 蔡剑锋;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刘岩;发展与风险[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辉;电子媒介时代的技术悲观主义[D];兰州大学;2007年
2 虞秀凌;福利国家及其理论批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汪辉;两宋皇城司制度探析[D];河南大学;2005年
4 娄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国有资本政策变迁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余勇晖;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道胜;论纳税人权益[D];吉林大学;2004年
7 董红启;18—19世纪初俄国农奴农村习惯法[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英;奥斯丁小说的女性意识论析[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杜宁宁;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铁雄;域外古代土地产权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金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自然保护与开发[J];学理论;2010年27期
2 景圣琪;;老子的生态美学与现代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3 赵凤远;;庄子生态“和合”观的审美内涵[J];求是学刊;2007年06期
4 彭修银;张子程;;生态文明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转进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4期
5 乔沙;;浅谈美学“生态人”的培养[J];作家;2008年20期
6 鲁枢元;;城市之困与环境美学——记与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一次学术交流[J];艺术百家;2010年06期
7 刘士林;;暮色中的工厂:都市化进程中的审美景观生产[J];人文杂志;2007年02期
8 李元雪;;生态引发的审美危机[J];美与时代(上);2011年03期
9 刘士林;;社会的都市化与审美问题的当代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2期
10 毛萍;;论美学的生态关怀——兼论生态美学何以可能[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卢甲甲;生态美学丛书:探究新的生态审美观[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2 汝信;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学论著[N];人民日报;2008年
3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与中国美学的当代性[N];文艺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唐景莉;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春民;生态美学:一种新的美学形态[D];新疆大学;2008年
2 李艳;生态美学:一种新的价值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燕燕;审美走向荒野[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雪;老庄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资源探微[D];山东大学;2010年
5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8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8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