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概览

发布时间:2018-08-13 18:38
【摘要】:中国百年来的美学历史是一部在西方美学极大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今天,全球化浪潮使得学术的交往和理论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也日益重要。了解国外美学,尤其是了解作为当今世界美学中心的美国美学的现状,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对话,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美学、发展中国美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美国美学学科的诞生、当今美国美学的主流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以期引起学界对美国美学的进一步关注。
[Abstra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is a history formed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great influence of western aesthetics. Today,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makes academic exchanges and theoretical exchange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foreign aesthetics, especial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merican aesthetics, which is the center of aesthetics in the world today, is a better way for us to conduct academic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dialogues, and thus to better build Chinese aesthe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birth of American aesthetics,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aesthetics and the hot issues of research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arouse further attention to American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李俊;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吴晓枫;;现代与历史相遇的诗性审美空间——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的永恒魅力[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徐岱;艺术的理由——重申本体论诗学的一种路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沙家强;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性美学特征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屈雅红;陈文育;;“同知同乐”的艺术教育理想与实现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刘精科;试论古代诗学创作动力的心理基础[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8 张文;从“得意忘言”看意象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9 郦伟,蔡仕谦;城市景观特色的符号学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10 黄怀璞;关于审美问题的非艺术性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民;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悦;建筑语言的困惑与元语言[D];同济大学;2006年

4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傅松雪;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蕾蕾;冲撞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明杰;布洛克艺术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吴丽娜;论苏珊·朗格的戏剧美学[D];武汉大学;2004年

4 刘满华;文本与对话[D];郑州大学;2004年

5 肖明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圣;康德论美的普遍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艳兰;20世纪西方对话理论初探[D];扬州大学;2005年

8 姚力虹;孙犁晚年的知识分子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霞;张爱玲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D];青岛大学;2005年

10 贺明华;林徽因小说现代性阐释[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黔花;;20世纪美国美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热点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杨山青;信息社会的美国审美心理解读[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赵巍;科学美学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J];理论导刊;1993年10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宁海林;托马斯·门罗的美学研究方法述评[D];河北大学;2004年

2 唐姝景;通向审美解放之路—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81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81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8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