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美的觉识和创造
[Abstract]:To create a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 need to understand, love and create beauty. But how to realize and realize beauty requires long-term hard social practice and aesthetic activities. Beauty is not an individual but a whole. Ecological beauty is the beauty of whole, system, structure, harmony, life and environment. It condenses all the labor and wisdom of mankind. All kinds of beauty need to be cultivated, discovered and created. Beauty is a variety of beauty, inclu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beauty, social civilization beauty, cultural and artistic beauty,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beauty,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natural and human ecology of beauty. The purpos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is to create a bright, warm, peaceful and beautiful ecological world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B83-0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琛;;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12期
2 朱晓华,肖芹,殷红卫;试论环境安全与人类道德观的转变[J];灾害学;2001年03期
3 于海量;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发展[J];镇江高专学报;2001年04期
4 邓玉环;论毕淑敏散文的审美意蕴[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陈新文;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观照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J];职教通讯;2004年10期
6 杨金土;;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7期
7 谭德礼;;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公正理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杨巍然;开合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地质通报;2004年03期
9 王青建;数学是什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1期
10 徐宗良;论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的困窘与解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2 张思齐;;论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张开城;;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吴宁;;列斐伏尔的人学思想[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8 许少知;;相对论时空理论无科学价值[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强;;超越实践美学在生命美学基础上开拓发展[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吕炳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货币现象学[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吕海琛;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D];吉林大学;2007年
4 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沈金生;中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论[D];四川大学;2007年
6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8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9 高颖;《大毗婆沙论》的修心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院生;论汉画像墓主人正面像的起源及功能[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王琦;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李广良;论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李鹏程;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价值创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张绍华;诗人之诗:性灵主题与袁枚诗歌的审美特征[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琼瑛;宪法程序的三维解读[D];湘潭大学;2007年
7 钟恩洪;网络传播失范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刘小红;日常交往与人的发展研究[D];延安大学;2007年
9 刘伟;商业贿赂犯罪及其防范对策的跨学科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马陆平;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支撑[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与美学[J];哲学动态;1989年09期
2 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3 陈文生;我,偏爱那绿色[J];内蒙古林业;1997年03期
4 ;望林思[J];内蒙古林业;1997年12期
5 范冬萍;生态道德与人类素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8期
6 蔡贻象;电视生态美初论[J];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7 冯怀信;伊斯兰的生态观及现代意义[J];中国宗教;1999年02期
8 黎明;论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生态美[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杨一光;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生态旅游》评介[J];思想战线;2000年01期
10 徐恒醇;生态美放谈——生态美学论纲[J];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维波;;对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生态经济学思考[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红;;企业生态系统及质量文化中的价值理念模型[A];首届亚洲质量网大会暨第17届亚洲质量研讨会——首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03年
3 吕卫国;;大型桥梁景观设计——苏通大桥景观征集方案[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聂振斌;;中国古代文化的生态美思想[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胡家祥;;中华文化讲求生态美的哲学基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张国安;;庄子精神·道·道化人生——亲证“生态美”之中国古代案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刘玉清;;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美的互动关系[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丽丽;;“长河”的生态美与生态智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廖惠雄 通讯员 曾建勋 陶晓光;灵川“生态美食文化”半年税收逾百万[N];广西日报;2000年
2 湖北孝感 李建勋;告别失眠养脑六招[N];健康报;2000年
3 记者 张咏晴;让垃圾场变成生态公园[N];文汇报;2000年
4 雨;广新农业生态园:珠三角后花园[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5 吴晓淇;何谓城市的生态美[N];美术报;2001年
6 谢旧我;时尚发卡从头美丽[N];中国商报;2001年
7 李光义;用子品牌,,还是用副品牌?[N];中国企业报;2002年
8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9 李冬阳;生态美学为住宅业创新助力[N];经济日报;2002年
10 李冬阳;生态美学与住宅业创新[N];中华建筑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彦;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环境管理的理念及方法体系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丁克家;论《古兰经》的美学思想[D];宁夏大学;2003年
3 杨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4 季芳;生态环境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生态美及中国文化生态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齐雪梅;出版品牌的美学品格[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8 鄂继荣;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韩淑清;观赏水草的种类调查及栽培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冯敏敏;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4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9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