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arative aesthetic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Chinese comparative aesthetics present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s of Chinese comparative aesthe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rection of Chinese comparative aesthetic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omparative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军海;;从美学比较到比较美学[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2期
2 陈伟;;中国比较美学:回顾与反思[J];学术月刊;2010年05期
3 王宁;全球化、文化研究和中西比较文学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02期
4 徐迎新;比较美学:美学自我充足律的解构[J];江汉论坛;2004年01期
5 金克木;东方美学或比较美学的试想[J];文艺研究;1988年01期
6 赵连元;;新世纪比较美学发展展望[J];文学前沿;2000年02期
7 管君章;;构建比较美学的方法论新探[J];艺术百家;2006年06期
8 李富华;比较美学研究方法略论——兼论周来祥先生的贡献[J];思想战线;2003年04期
9 陈伟 ,王捷;关于比较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王南n\;知识经济时代的民族文化[J];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子桥;;全球化延伸:从全球到地方(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2 关振忠;;钱箱的全球化与本地化之路[A];第四届(2011)中国商业信息化行业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商业信息化技术展览会会刊[C];2011年
3 Gerardo Rocha;;大学,全球化和社会变革(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Tan Chung;;美好新世界与中国的未来:有限的全球化与无限的全球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Edward Kus;;挑战,责任,理想—青年应对可持续的未来与全球化(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张国有;;全球化发展中非主力竞争集团的战略选择[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杨闯;;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安全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双余;;品牌特征、价值和商标及全球化、本土化[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7-2008年度论文集[C];2008年
9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10 魏爱棠;;全球化语境下的农村学校教育和农村文化认同——对农村学校教育文化反思的再反思[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建波;解读全球化[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陈炳才;第三只眼看全球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巴曙松;全球化金融必须全球化监管[N];南方日报;2009年
4 记者 易明灯;北京全球化程度世界第九[N];北京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沈威风;小成本的全球化[N];经济观察报;2009年
6 晓布;全球化与中国崛起的文化内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丁力;区域化先于全球化[N];经济观察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孙楠;美国打退堂鼓 全球化倒退之忧隐现[N];国际商报;2010年
9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黄亚生;全球化与经济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1年
10 刘昕;拒绝全球化代价更大[N];国际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3 赵士林;论中国媒体的危机报道[D];复旦大学;2005年
4 饶淑莹;世纪之交的帝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唐志红;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D];四川大学;2005年
6 方敏;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喜军;中国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的制度性探索[D];吉林大学;2007年
9 倪考莲;论加勒比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区域主义[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陈辉;现代社会制度构建的人性诉求[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斌;中国与美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自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初探[D];西南大学;2007年
3 吕冠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李杰英;东亚政府改革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与借鉴[D];山西大学;2007年
5 周荣艳;浅析跨文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宁香;论全球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反思[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郑文胜;经济全球化下的台湾中小企业的因应之道[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金花;中日关系的进展与东亚共同体的建立[D];延边大学;2005年
9 孙石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当今全球化之批判性反思[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秦靓;全球化态势下的媒介帝国主义[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6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9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