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简析席勒的崇高美学理论

发布时间:2018-08-23 08:28
【摘要】:席勒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展了康德关于崇高这一美学思想。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一封信中提到"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基本原则",同样他在1793年发表的《论崇高》(Ⅰ)的副标题也是"对康德某些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他关于人性、自由、心灵完整性的思考在他的美学理论、在他的戏剧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探析在席勒的思想中什么是崇高以及崇高在审美和悲剧艺术中的作用。
[Abstract]:Schiller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German classical aesthetic thought,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Kant's aesthetic thought on sublime. Schiller mentioned in his first letter, "A brief on Aesthetic Education," that "most of the following propositions are based on Kant's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subtitle of his 1793 subtitle, "some thoughts on Kant," Think further ". His thoughts on human nature, freedom and spiritual integrity are fully reflected in his aesthetic theory and in his play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what is sublime in Schiller's thought and the role of sublime in aesthetic and tragic ar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俊才;席勒的崇高理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刘海龙;;传播游戏理论再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7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8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尚文华;傅永军;;对道德情感的哲学分析[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孙晓霞;;从“海景”到“菜园”的视角迁移——关于当代乡村艺术活动的理论构想[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磊;个人数字产品设计的模糊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能;席勒论戏剧的人类学功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刘曙辉;赵庆杰;;和谐社会的人文解读[J];党政论坛;2007年04期

4 周小仪;“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J];外国文学;2002年02期

5 张玉能;《论美书简》中席勒的审美人类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玉能;席勒论艺术的人类学根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李宏图;民族精神的呐喊——论18世纪德意志和法国的文化冲突[J];世界历史;1997年05期

8 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骆冬青;“活的形象”与席勒的政治美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10 周宗伟;游戏化生存——社会学视野下的席勒美学新解[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映胜;“和谐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宣琳;自然人和游戏者——卢梭与席勒“复古”思想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谢许航;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学雨;席勒、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5年

4 马林刚;席勒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春英;席勒审美解放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安佰鸿;席勒的自由观念和美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文然;试析埃贡·席勒的作品签名[J];美术;2003年08期

2 曹卫东;从“全能的神”到“完整的人”——席勒的审美现代性批判[J];文学评论;2003年06期

3 王君;席勒的艺术美形式原理与“对象化”[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王天保;席勒的形式美学思想[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彭锋;;自然与文化的张力——从席勒看审美教育的实质[J];文史哲;2005年06期

6 阎怀兰;;从席勒到马克思[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张玉书;;席勒:摧毁精神上巴士底狱的战士——纪念席勒逝世二百周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杨家友;;论席勒的和谐思想[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杨家友;李燕群;;批判与高扬——析席勒在宗教观上的矛盾及其原因[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付立峰;;论席勒的“审美假象”——兼谈艺术的本质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永林;;“席勒元素”与政治自由[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少波;“席勒年”给我们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2 王滨滨;德国举国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N];文学报;2005年

3 叶廷芳 卫茂平 叶隽;席勒,,巨人式的时代之子[N];文艺报;2005年

4 叶隽;作为艺术家的席勒:由“彷徨歧途”向“自由之路”[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德]《明镜》周刊 殷叙彝 编译;罗伯特·席勒:如何拯救破灭的美国梦[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叶隽;席勒与自由[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军 本报记者 吕林荫 整理;看穿席勒的一扇窗[N];解放日报;2014年

8 叶隽 石稼;1805~2005席勒逝世200周年[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钦文;席勒双百忌辰 众家传记齐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姚燕;进入文学巨匠席勒的精神世界[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敏;席勒在中国:1840-2008[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98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98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b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