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回眸与前瞻:实践派美学与中国当代文论的逻辑发展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念孙;朱光潜与马克思主义美学[J];学术界;2005年03期
2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世涛;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批评与反批评——从对立、排斥走向对话、汇通之二[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吴炫;论“本体性否定”[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6 吴炫;中国当代美学:超越实践论美学的三个问题[J];南方文坛;2000年05期
7 李志宏;当代中国美与美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6期
8 张立斌;略论美学的逻辑起点——兼与杨春时先生商榷[J];学术月刊;1995年08期
9 丁磊,李西建;当代中国美学的前沿——关于实践论美学争鸣情况的述评[J];学术月刊;1995年09期
10 张立斌;实践论、后实践论与美学的重建[J];学术月刊;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2 李丕显;;对立与互补:马列文论和现代西方思潮[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2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亚斌;新时期文论价值取向历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6 胡友峰;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黄定华;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仲清华;浅谈油画中“传统”价值的再认识[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文琬莹;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李芳;二维视野中的蒋孔阳美学[D];南昌大学;2007年
4 王丽;生命美学的理论价值和局限[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严;纪录的真实与虚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杜晓沫;当代中国审美发生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环宇;《审美教育书简》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比较[D];南昌大学;2006年
8 罗曼;探索美学发展的新路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金成;李泽厚、朱光潜实践美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美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J];汉语学习;1980年06期
2 尤·什科连柯 ,佟景韩;生态学与美学[J];世界美术;1980年01期
3 保·赛道 ,周师铭 ,瀚波;爱森斯坦的美学:一点不同的意见[J];世界电影;1980年02期
4 公义;愿美学茁壮成长[J];哲学研究;1980年12期
5 黄药眠;亚里士多德的美学[J];哲学研究;1980年04期
6 黄药眠;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续)[J];哲学研究;1980年05期
7 樊公裁;第一次全国美学讨论会在昆明召开[J];哲学研究;1980年07期
8 李泽厚;韵外之致——关于中国古典文艺的札记之二[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2期
9 ;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举行并成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J];哲学动态;1980年07期
10 王世德;;四川省美学分会筹备组成立[J];哲学动态;198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张兴来;;公路隧道的美学设计与体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6 李人凡;;鹏搏九霄动扶摇——毛泽东诗词美学发展论纲[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7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江苏省美学学会历年主要活动情况[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9 史许福;;教师职业审美性的美学阐释[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陈世雄;;本雅明美学与布莱希特戏剧[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童庆炳;春意姗姗来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陈杏;芭蕾美学和民族情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龚静;重新与宗白华一起散步[N];东方航空报;2000年
5 丰 捷;人文教育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0年
6 乔羽;“终于进入了专家的视野”[N];光明日报;2000年
7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8 记者 蔡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蒙古秘史》[N];光明日报;2000年
9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10 国防工业出版社 新时代出版社 张又栋;科普创作的美学探讨(摘要)[N];科学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3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4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5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9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施立峻;审美批判与理性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2 陈志诚(陈青枫);现代文人画的美学思路`[D];暨南大学;2001年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4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增菊;康德先验美学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3年
6 黄伟;返回意义之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文浩;论苏童小说的叙事艺术[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汤光华;黄自合唱作品的美学阐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单永军;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与酒交融现象的美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00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0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