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尺度、属性、规律、价值、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discussion of Marx's aesthetic thoughts on Paris manuscripts focuses on five major issues: internal scale, aesthetic attributes, the law of beauty, aesthetic value and aesthetic relationship. Only by persisting in Marx's practical materialism, overcoming the old intuitionistic and mechanical materialism, using the perceptual object theory of practice and the method of objectification, and exploring the beauty from the relationship, can we make a scientific solution to the fiv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应必诚;再论马克思《巴黎手稿》的美学问题[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2 潘必新;求解“美的规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2000年02期
3 刘士林;俗语“漂亮”与美的本源[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4 刘士林;论审美尺度和审美建造方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5 李庆钧;异化劳动和美的规律[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6 汪正龙;;评新世纪前后关于“美的规律”的论争[J];社会科学家;2006年06期
7 朱立元;对中国美学发展之途的一种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史鸿文;十年来中国美学界关于美本质问题的再度思考[J];哲学动态;2001年10期
9 程金海;解释的限度:九十年代以来“美的规律”论争的解释学视域[J];中州学刊;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必新;求解“美的规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国华;;论美小札[J];艺术·生活;2000年01期
2 张冰;;从艺术生产到符号消费——论波德里亚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和丽;南树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解读[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4 王世德;;刘再复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重大意义——读刘再复新著的心得体会[J];美与时代(下);2011年07期
5 杨春时;;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邹其昌;;美学与知识经济时代[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齐大卫;;“最大的美”——世纪“审美之维”[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张伟;;类美学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书城;;《美学大纲·序》[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王济民;;毛泽东的审美趣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7 ;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周怡;;复归意识·山水审美及其文化解释[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应必诚;;《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钱竞;一位在左翼营垒中具有独立个性的美学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与社会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5 刘晓燕;作为马克思后学的阿多诺[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黄力之;审美抗御“物欲症”[N];人民日报;2010年
7 白兰;魅力哲学[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8 蔚志建;“继续”美育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2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强;走向美的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琳;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袁志准;日常存在与审美灵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冰初;席勒美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汉芸;从人性和谐美论席勒活的形象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樝;商品的审美价值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芳;论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进;自我的转化与审美主体的生成[D];贵州大学;2006年
9 顾颉;多重叠合的审美幻象的生产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倩;简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02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0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