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伽达默尔对柏拉图审美意识理论的扬与弃

发布时间:2018-09-12 12:38
【摘要】:"审美无区分"是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与美学的基础性思想。"审美无区分"思想渊源之一是柏拉图的审美意识理论。柏拉图的审美意识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认为艺术模仿是虚假的主要来源,因此艺术不能达成对真理的认识;其二,坚持艺术与审美的政治和道德标准,艺术应该为理想的人格教育服务。伽达默尔肯定并吸收了柏拉图的艺术和审美的道德原则、政治原则,认为艺术的标准不是纯粹审美的。同时,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艺术模仿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艺术也是认识真理的必然之途。伽达默尔对柏拉图审美意识理论的扬与弃,是形成其"审美无区分"思想的重要基础。
[Abstract]:Aesthetics without distinction is the basic thought of Gadamer's hermeneutics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One of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aesthetic indifferentiation is Plato's theory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Plato's theory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has two main points: first, art imit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falsehood, therefore art can not reach the understanding of truth; second, adhere to the political and moral standards of art and aesthetics, Art should serve the ideal personality education. Gadamer affirmed and absorbed Plato's moral principles of art and aesthetics, political principles, and considered that artistic standards were not purely aesthetic. At the same time, Gadamer reflects on Plato's theory of artistic imitation and thinks that art is also an inevitable way to understand truth. Gadamer's promotion and abandonment of Plato's theory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forming his thought of "aesthetic without distinction".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平;;探索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胡友峰;论审美经验中的“距离”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朱德生;关于辩证法的逻辑与历史的根据[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王猛;晚期希腊哲学伦理化倾向的历史根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朱安迪;;论文学创作的灵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伟民;;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比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彭彦录;;论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反乌托邦情结[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陆跃峰;;论希腊时代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向峰;;喜剧性及其生成因素——兼论小品剧的审美体式[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9 修树新;;从《紫色》中透视“善”的内涵[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万劲波;;弘扬绿色奥运精神与共建生态文明秩序[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韩会平;《米德尔马契》中乔治·艾略特女性伦理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乙廷;“人肉搜索”涉及的道德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俊;孔子和柏拉图美育理论之比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04期

2 潘平安;;从《理想国》透视柏拉图美学思想[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3 徐岱;;重申柏拉图——正义之城的美学问题[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杨方;;论柏拉图的审美理论[J];湖湘论坛;1995年01期

5 李晓蕾;;孔子与柏拉图审美教育思想之比较[J];美与时代;2007年01期

6 江源;;相映生辉——漫步老子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7 俞U,

本文编号:2239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39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