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美学思想
[Abstract]:Bacon is the founder of English empiricism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whose aesthetic thought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materialism epistemology. Bacon's aesthetic thoughts are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humanistic aesthetics, utilitarian art and historicist poetics. Bacon's a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embody the spirit of materialism, realism, optimism, secularism and humanism.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李庆华;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汪启和,游俊峰,黄艳葵;司法独立:靠什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张玉能;英国经验主义美学论审美趣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小锋;;试论“双层”法律监督模式[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意象[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7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纪念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研究三十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8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焕焕;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大川;我的“新国际人本主义的哲学观”[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2 陈启能;;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朱宝信;实践唯物主义,还是实践人本主义?一丛大川先生《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献疑[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信德初;实践·人本主义·唯物主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李锦昆;;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从人本学到唯物史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张立成;;试论功利主义伦理学作为普世伦理学基础的可能性[J];兰州学刊;2006年07期
7 孙显元;科学和人本主义[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8 丛大川;当代哲学与“存在的意义”——我的“以人为本”哲学观[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丛大川;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J];晋阳学刊;1996年04期
10 王书明;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主义自然观刍议[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万禄;来仪;;论生态建设之社会基础[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章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释义[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3 缪建新;;读者至上 服务为本——张家港图书馆人本思维的实践[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张慧萍;;关于高校图书馆建筑体现人本观念的思考[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袁媛;王磊;;关注位于边缘的城市贫困人口——小康社会城市规划人本主义的再定位[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段娅;;论社会学批评的人本主义——评析戈德曼和齐马对社会学批评的发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绍增;;园林·科技·人——关于园林的几个深层问题的思考[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黄楠森;;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思想[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惠芳;;时空的“对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思考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周薇雯;花洁;;网络环境下语文课程新型学习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西英;论西部大开发的人本主义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刘磊;员工援助项目: 企业对员工的人本主义关怀[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3 陈军科;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N];浙江日报;2004年
4 王子鹏;城市管理向人本主义回归[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5 夏立安;法律元典与人本主义[N];光明日报;2006年
6 刘高岑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用科学理性建构人本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张品泽 李岩峰;功利主义与刑讯逼供[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薛德震;提“以人为本”会导致“以我为本”吗[N];北京日报;2004年
9 杨仁普 张华;元和奉行人本主义[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杜继文;这样看待道德建设问题,不妥[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段炼;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庆利;功利主义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吉林大学;2005年
5 徐钊;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三维向度[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立伟;权利的功利化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冯洁;论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清;正义与功利[D];武汉大学;2005年
9 林奇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卫;在功利自由与多元自由之间[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小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及其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寒松;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柯艺;英语口语课堂上的学生消极参与及其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晓雯;人本主义理念下的社区矫正[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玉琦;从爱到“创造性的爱”[D];吉林大学;2007年
8 魏长波;东周社会的功利主义与道德[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卢志杰;文革十年红色诗歌浪潮初论[D];四川大学;2002年
10 赵剑;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内部制衡理论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40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4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