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研究的困境与边界
[Abstract]:As the frontier of domestic ecological aesthetics, "Ecological existential Aesthetics" i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esearch method. The contents of the study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and deepened: ecological aesthetics takes the state of existence and aesthetic activities of modern peopl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t the same time, "Nature" a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thinking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tudy of ontology and artistic ontology, and the main methodological sourc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In absorbing and learning from many kinds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we must carefully distinguish and transform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mainly include the systematic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ecological culture theories, the existential ontology and the artistic ontology.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natural belief, as well as the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or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分类号】:B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繁仁;当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周来祥;;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赖大仁;论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立场[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6期
4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祖利,张玉霞;《聊斋志异》的生态美学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2 李立,孙其香;试论《毛大福》的生态美学意义[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3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陈书华;;实践美学的超越与发展——生态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付金辉;;生态主义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探析[J];包装工程;2009年06期
6 迟欣;乔艳丽;;生态美学与美国“垮掉派”诗歌[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赵善青;李明贤;;从“祛魅”到“复魅”——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现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8 朱立元;孙士聪;刘凯;;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大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刘翠玲;;基于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J];中国城市林业;2010年02期
10 胡吉星;白晶玉;;论《庄子》“解衣般礴”的美学意蕴[J];船山学刊;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乐;;公园绿地建设的绿色模式——示范型生态景观的探讨[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2 杨乐;;公园绿地建设的绿色模式——示范型生态景观的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Symposium of Korea,China and Japan--New Direction and Strategy for Large-Scale Green Space System[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季;城市土地利用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冒亚龙;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8 史立刚;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彭建伟;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意韵及其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丽军;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闫文杰;沈从文作品的古典和谐美[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莫璇;《哈利·波特》:以“返朴”和“参与”的姿态构建后现代“魔幻乌托邦”[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精科;“地域化”走向的一种解读[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沈苏彦;旅游景区景观场营造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沃尔夫冈·韦尔施,朱林;如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5期
2 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J];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3 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文学评论;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绍全;;广义进化,走向生态文明[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宜海;;生态美学视野下美的本质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孙艳;;被“设计”出的生态美——解读日本base valley建筑[J];美与时代(上);2011年06期
3 高强;;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中西自然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宋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辨析[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5 于永顺;孙海龙;;生态美学视阈下的文艺理论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刘广春;;试论《诗经》的生命生存意识[J];名作欣赏;2011年20期
7 陈蓉;;19世纪科学发展与近代理性主义衰落[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刘运霞;;论《老人与海》中马林鱼的生态美学意义[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9 罗成;;透过图腾姿态看南永前诗歌中的生态审美[J];华章;2011年19期
10 王熠珏;;自然科学与哲学教育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关注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汪云九;;意识问题是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关于公布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通知[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4 杨玉辉;;一种新的自然科学分类方法[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时佑平;;论原始社会的自然科学[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6 张祥合;王丹;;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冯亚飞;;浅谈自然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赵杰;徐苏宁;;城市化进程下城市生态美的意境创造[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谢志远;;发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为社会教育服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徐溯源;;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价值观[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旅美学者 尤广建;自然科学为何没有诞生在中国[N];北京日报;2008年
2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记者 钱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初评揭晓[N];苏州日报;2010年
4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5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韦鹏雁 本报通讯员 田达欢;生态美学研究的范例[N];广西日报;2011年
7 陈玉军;保定市科协组织开展自然科学类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评选工作的实践与思考[N];大众科技报;2011年
8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N];人民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金璐;我市评出第12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N];金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徐志宏;马克思科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3 冯石岗;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中作用的探索[D];天津大学;2004年
4 伏爱华;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8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正勇;自然、神性与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耿新建;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3 杨津;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文亮;生态美学视域中的20世纪乡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玉琪;海德尔格生态美学思想批判[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2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4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