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实践派美学家的美感根源理论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8-09-14 13:59
【摘要】:从美感根源理论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实践美学派美学家的美感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确认其共同点在于都坚持了美学研究的实践原则。着重比较分析了蔡仪、吕荧、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等先生的美感根源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在联系及其主要区别。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origin,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theory of Chinese practical aestheticians, and confirms that its common point is that they all adhere to the practical principles of aesthetic research.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internal relations and main differences of the theories of aesthetic origin of Cai Yi, Lu Ying, Zhu Guangqian, Li Zehou,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赵新德;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美学价值[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郭玉生;从人生论美学到实践美学——中国悲剧观演变论[J];东方论坛;2004年01期

4 胡晓红;两性和谐的哲学理解[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01期

5 古炎坤,谢正生,苏志尧,陈北光,周大珠,谭瑞金,林书豪,李炳球;广州白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尾松林分改造效果的初步评价[J];广东林业科技;2002年04期

6 李保英;艺术价值构成中的美和道德[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李衍柱;;主导多元,综合创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杜安;对抗?对话?——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本体论之争辨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吴刚,徐丹丽;从颠覆历史到取媚世俗——论莫言新历史小说的审美趋势[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李衍柱;比较美学的理论与实践——谈蒋孔阳先生对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与贡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6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7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明军;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周燕;审美与启蒙的双重变奏[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4 耿余;试论《海鸥》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美学体系形成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5 刘莉萍;生命美学与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倡导与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郭丽;《世说新语》的人物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7 张胜环;歌唱中的形体表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熊苒苒;新闻意境的审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志军;论美学的生态存在论转向及其深度审美诉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皖霖;从国际评分规则的变化论竞技健美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42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42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