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两个本体”论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9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10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安 ,彭湘庆;哲学就是认识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02期
2 华山;黄宗羲哲学中的心、气问题[J];东岳论丛;1983年03期
3 唐文权;熊十力《乾坤衍》探微[J];江汉论坛;1985年11期
4 李广智;试论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发展的三阶段[J];理论探讨;1986年02期
5 龚武;;美感本体初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04期
6 余家文;数学原型与辩证法——试论数学对象的本体论问题[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88年01期
7 罗艺峰;批评是表达一种理想 音乐批评学断想之一[J];人民音乐;1988年06期
8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01期
9 杜书瀛;关于人类本体论哲学[J];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10 张曙光;;论马克思实践论的二重形式[J];哲学动态;198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丰子义;;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2 陈清春;;王阳明的格物实践及其本体论转变[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C];2004年
3 徐碧辉;;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从人类学实践论美学到个体生存论美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仲才;;全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京剧发展策略[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红旗;;新时期文学的文化选择(1976-1985)[A];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岳平;;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犯罪学的本体性研究——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秋霞;翻译学:科学与艺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2年
2 陈圣生;重新发现叔本华的价值[N];文艺报;2002年
3 ;《科教兴国与教育创新——江泽民教育论述学习和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陈届生;壁画的失落是历史的必然[N];美术报;2004年
5 陈履生;当代壁画如何在新的社会的现实中尽“社会的责任”[N];文艺报;2004年
6 刘学军;自由的政治哲学诠释[N];学习时报;2004年
7 王光明;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陈履生;抽象绘画的老问题新话语[N];美术报;2005年
10 谭旭东;被遮蔽的中国少儿电影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定国;电子商务中谈判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钱善刚;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仪;莨苕叶饰漩涡纹样研究——图案的本体研究之一[D];苏州大学;2001年
2 卢春雷;“现实的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蔡燕;论语文教育文化本质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焰;股东大会会议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美学思想论要[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程薇;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云;当代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感悟教学[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卫花;对蒯因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俊甫;过失共同正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谢仁生;试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1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5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