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审美自然观的道德维度
[Abstract]:Kant's aesthetic view of nature regards nature as the basic object and core of aesthetics. By taking nature as the object of appreciation, Kant solved the twofold opposition between nature and freedom. In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can become the ultimate aim of nature only by looking at it from the angle of conformity with purpose, especially from the angle of moral purpose, and only in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which is not utilitarian. The freedom of man can be manifested sensuously. The freedom proposition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is realized by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0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宏;;论哲学之思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牛秋业;康德与叔本华自由观比较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张公善;海德格尔对当代美学本体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郑溟;对跨文化翻译的哲学诠释学反思——理解、译解与解释的动态效应[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胡江宁;现代阐释学与文学翻译实践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9 冯艺远;;理解:开始与终结[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长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论纲)——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常君睿;;论大学生的审美个性及其培养——康德美学思想的启示[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2 王健;;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联营;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断问题[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5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6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朱美禄;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D];四川大学;2007年
8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秀萍;环境保护社会制度建构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芬;1996-2000年中国妇女研究的状况及特征[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洪卫军;论法官阐明权的基本架构及其运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熊林;对话式作文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唐林;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沈献毅;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国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百成;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俊元;刘震云小说中的权力批判现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文齐;绘画意象与中国意象油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自强;关于政治艺术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D];云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一帆;第一章 绪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聂振斌;墨子“非乐”与审美[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3 苏宁;文艺批评是一种审美判断[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4 全国高等民族院校《美学十讲》编写组;审美标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5 S.奥尔森 ,晓红;文学美学和文学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0期
6 邓平祥;思考八题[J];美术;1983年07期
7 张楠;;关于《判断力批判》的美学断想[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8 周末;视觉刺激的层次[J];美术;1986年12期
9 王朝闻;关于艺术美学[J];文史哲;1986年05期
10 杨守森;审美标准多元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蒋均涛;;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抒情性作品与审美体验[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李丽萍;;美容与美学、心理学[A];第五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孙成林;;论书装艺术审美客观标准的多重性[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6 秦凡;袁诚;;高校色彩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方法的探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贾敏;陈坚;;戴着现实的镣铐在历史中舞蹈——从审美的视角评析郭沫若历史悲剧的缺憾[A];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良;;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淘;关于现代陶艺的收藏[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宋景芳;摄影艺术的时间与空间[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陶卫红 见习记者 吴秀萍;重庆美术史上崭新一页[N];重庆日报;2002年
5 阎纲;一部书家列传[N];文艺报;2002年
6 吕柯;重塑社会性别平等理念[N];中国妇女报;2003年
7 程 然;蚕宝宝为什么不能打呼噜[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何祖健;直面矛盾的《父老乡亲》[N];光明日报;2003年
9 薛永武;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N];光明日报;2004年
10 董文旭;让学生走近美术评论[N];内蒙古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志颖;文学彼岸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杜传坤;荆棘路上的光荣[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6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7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春菊;艺术拯救人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红梅;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英;往事如风[D];西北大学;2004年
4 马明杰;布洛克艺术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杨晓;如何打造21世纪中国的图书品牌[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罗明月;吴筠的道教美学思想初探[D];四川大学;2004年
7 刘征;产品形态视觉认知及其符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赵欣若;论茅盾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论[D];河北大学;2005年
9 王圣;康德论美的普遍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志英;当代美术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4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5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