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喜剧艺术的区别及其发展历程
[Abstract]:As a form of cultural express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the art of positive comedy exists and develops within the scope of na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psychology of the nation and the special law of national culture. Comedy then presents a variety of forms, showing different personality of the law of beau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rt of comedy in the world, we must first focus on the national differences of comedy.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oriental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Chinese culture are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in the tide of the fusion of various national cultures. Both of these two cultural system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have a wide and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ultures of other peoples.
【作者单位】: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陕西延安大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耀之;试谈《第十二夜》[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哈里·兰顿 ,白凤森;笑的严肃方面[J];世界电影;1980年02期
3 王德华;访巴尔扎克故居[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4 方平;金羊毛的追逐者——《威尼斯商人》人物小议[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5 冯汉津;巴尔扎克之死[J];译林;1980年03期
6 拉里·盖尔巴特 ,紫芹;狡猾的狐狸——两幕喜剧[J];译林;1980年04期
7 陈中宣;喜看《为了幸福,干杯!》[J];中国戏剧;1980年05期
8 王育生;西安市话剧院擅长演喜剧的青年演员——郭达[J];中国戏剧;1980年08期
9 ;高尔基谈剧本的语言[J];剧本;1980年04期
10 李慧中;默默地为人民工作着——记剧作家李健吾[J];剧本;198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顺利;;略论《水浒传》的喜剧艺术[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梁冠华;;《美丽的家》中的张大民[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3 陈孝英;;“小品”离艺术有多远——评《粗俗搞笑离艺术有多远》[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4 唐乙;;你说赵本山是什么[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5 林一柳;;赵本山和小品岂能一言而废[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6 唐乙;;喜剧小品今与昔[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7 陈孝英;;赵本山与中国小品热[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8 史力;;喜坛东北风与中国小品热[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9 王雄;;自封总编——我的一次策划实践[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苗棣;徐晓蕾;;西方电视节目样式引进的本土化问题[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滕云;大话周星驰[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壮凌;别出心裁的国外广告[N];中国工商报;2000年
3 周少英;得体的爱与爱的得体[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马戎戎;一枝独秀的偶像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晓菲;舞台剧的一种尝试[N];重庆日报;2000年
6 朱国梁;2000年电视剧创作特点[N];重庆日报;2000年
7 羚子;粤语贺岁喜剧《假戏真情》推出[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梁向东;让生活不再有叹息[N];大众卫生报;2000年
9 孙燕;《万家佚事》能让情景喜剧“去油脱俗”吗[N];光明日报;2000年
10 从维熙(北京);“肥皂剧”与“喜剧”[N];河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田美丽;中国现代戏剧原型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淑贞;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姜洪伟;李健吾剧作论[D];复旦大学;2004年
5 吴宝康;论怀特小说的悲剧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7 李曙豪;解构与颠覆的喜剧[D];苏州大学;2006年
8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惠娜;结构与喜剧性——以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为例[D];暨南大学;2000年
2 吕俊;悲剧性的喜剧与喜剧性的悲剧[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毅;宋代俳谐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时俊静;明杂剧喜剧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廖运刚;David Ives的喜剧艺术及其对中国喜剧的借鉴意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吴静;中国明清小说的反讽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涂军娅;论川剧艺术的喜剧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洪生;双峰并峙 二水分流[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扬;杨绛喜剧艺术论[D];安徽大学;2004年
10 阚文文;《儒林外史》审美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59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5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