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让东方美学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取得应有的话语权
[Abstract]:......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胜;全球化语境中的东方美学[J];文史哲;2001年01期
2 ;东方美学的自然生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彭修银;回归东方 走向世界——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4 李国华;;开放性思维与东方美学——读彭修银教授的《东方美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熊玉鹏;似是而非的“理性”批评模式──评余秋雨的美学思想[J];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02期
6 彭修银,刘悦笛;文化相对主义与东方美学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7 胡敏;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读邱紫华先生新著《东方美学史》[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金湘;空、虚、散、含、离──东方美学传统在音乐创作中的体现与运用[J];人民音乐;1994年02期
9 张安琪,张晋军;文化与美的追寻——川端康成作品体悟[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金克木;东方美学研究末议[J];文艺研究;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廷华;;“中国式民主”要有自己的民主话语权——关于民主话语权问题的几点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张聪;;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看中国话语权的提升[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刘晓晖;李先逵;;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诗境规划思想与方法[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郭_g;;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三国文化[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6 万丽萍;;关于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的几点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立红;;功能语篇分析与EFL阅读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桂东;;服务型政府研究:当前问题与理念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桂东;;服务型政府研究:当前问题与理念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坚持和发展[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水云;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建构[N];文艺报;2010年
2 晓棣;东方美学与艺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邓新华;东方美学研究的新开拓[N];文艺报;2003年
4 王振复;东方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N];光明日报;2004年
5 南京大学 宋雄华;世纪对话中的东方美学[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晴颖;巩俐牵手爱慕 星光联盟彰显东方美学[N];中国服饰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玮;追求极致工艺 开启瓷艺新篇章[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记者 席玮雄;QFII争夺股市“话语权”[N];金融时报;2006年
9 陈晓晟;中华英才网面临外资吞并 国外招聘巨头意在市场话语权[N];通信信息报;2008年
10 山东省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充;积极掌握价格话语权[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伟;资本话语权"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包燕;悬浮中的自救焦虑和艰难确认——转型文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场域的多重身份认同(1983-2004)[D];浙江大学;2005年
3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薇;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D];四川大学;2002年
5 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8 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晓钟;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俊;解析“木子美”式网络女性私人写作[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杨兰;当下文化语境中电视与文学的互动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新莉;“新民间”话语场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磊;语境和英汉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唐丽;从中国社会大文化语境视角研究翻译选择的目的[D];重庆大学;2004年
6 卫夙瑾;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明华;论博客话语权的缺失[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慧荣;试论文化语境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许宏香;“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10 梁昭;从文化语境角度看宋词的翻译[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23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2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