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冯契美学观的逻辑进路和理论品格——兼与实践美学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11-11 00:11
【摘要】:冯契美学观在国内美学界独树一帜,首先在于它的哲学品位和理论深度,具体表现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路,具有巨大的历史感。考索20世纪中国美学流派的此消彼长,我们不难发现冯契美学与实践美学之间存有深刻的思想关联,这两种美学观可以互相印证其合理性。
[Abstract]:Feng Qi's aesthetic view is unique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in China. The first is its philosophical taste and theoretical depth, which is embodied in its rise from abstract to concrete logic, with a great sense of history.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re is a profound ide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eng Qi's aesthetics and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these two aesthetic views can prove their rationality.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丕显;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逻辑[J];学术月刊;1999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立元;“实践美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命运——与杨春时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芦强;;博克美学思想的局限性[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陈晔;;探究美的本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3 熊瑛;;王国维、蔡元培美育思想比较及启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马新国;;主体性、异化与文学艺术——评赫·马尔库塞美学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志宏;;从“人本质美学观”到“人智能美学观”的理论建构与阐释[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伟;;马克思主义视野:人类美学论纲[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春文;;母语世界的恋人与尴尬[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鲁晨光;;用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兼析作为证据的鸟类多彩羽毛[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宛小平;;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美学"一词的质疑[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8 汪济生;;是相映生辉之作,还是自相抵牾之笔?——评实践美学的孪生概念“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洪安;儒家思想的美学观[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董刚;“隐秀”美学观的成熟与中古自然主义哲学的兴盛[N];贵州政协报;2006年

3 李翔德;大美学时代[N];太原日报;2006年

4 常智奇;建构自然整体 和谐论的美学观[N];文艺报;2005年

5 李希凡;一种新美学发展观的执着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N];光明日报;2001年

7 耿文婷;融合相通的“后审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曾繁仁;中西交流对话与当代生态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9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10 邢红静 苏州大学文学院;在学术文本中建立中国美学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2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左少峰;爱默生的神人一体自然观与美学观[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志栋;金刚何为怒目?[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潘淑娴;论安德烈·纪德的“纳喀索斯主义”美学观[D];暨南大学;2007年

3 汪静;庄子审丑美学观探微[D];贵州大学;2008年

4 林龙飞;“爱”与“心”的启示:克里希那穆提“人格自性”说的美学观照[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孝梅;生命与自由[D];山东大学;2007年

6 张武桥;汉代儒家的生态美学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季;老庄生态美学观的当代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海静;美丑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杨旭;论别尔嘉耶夫的末日论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23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23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