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与庄子美学的自由精神
[Abstract]:The academic circle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about Chuang Tzu's travel ambiguity, and Zhuangzi's tour is related to Zhuangzi's general view of the living world, and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 it accurately. As the core of Zhuangzi's main state of mind, "Tour" can be said to embody Zhuangzi's thought and aesthetic spirit, his ideal of life and his strong desire to pursue his freedom. "Tour" has become a complex of feelings in the hearts of Chinese cultural people and a deep foundation in the theory of the real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赵們;《道德经》与生态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张连伟,郭君铭;庄子“小大之辩”与逍遥之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倪劲松;;“太极”之词源考述及其哲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尉利工;;论意、象、言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张连伟;郭君铭;;《庄子·外物》“两陷”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萧仕平;;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庄子人际关系思想试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腊永红;鲁西龙;王振华;;《黄帝内经》与道家思想略论[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徐卫红;;绝弃“仁义”之后——老、庄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6 陈江风;;游仙诗文化渊源臆说[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7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8 杨星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因”与“范式”[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8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晓峰;老子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娜;都市婚恋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海舟;“吾丧我”——庄子的自由精神[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赵国乾;“游”与庄子美学的自由精神[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高晨阳;必然与自由——论庄子的心境说[J];东岳论丛;2000年01期
4 赵锦荣;;庄子的自然主义意蕴(之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朱芳;;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兼与庄子自然观之比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李燕;;试论《庄子》中鱼的意义[J];山东文学;2010年01期
7 粟亮;;庄子与犬儒的思想比较[J];华章;2010年05期
8 黄忠晶;;坐忘与顺世——简析庄子的通向自由之路[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智慧;;摭我春华 拾其芳草——略论庄子《逍遥游》的言、意、象[J];语文学刊;2006年14期
10 张红运;;从“自然”到“自由”——老庄的生命意识[J];天中学刊;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慧;;王船山对精神自由的祈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4 任增辉;;《庄子-内篇》的心理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卫红;;绝弃“仁义”之后——老、庄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谭佛佑;;庄子与道家教育思想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继民;;对“技”的另一种认识——从庄子与西方后现代哲学贯通的角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张晓芒;;庄子“辩无胜”新探[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伍德勤;;论老庄积极的道德观在中小学德育中的渗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尚永亮;;闻一多与庄子[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超元;庄子语穿“大葫芦”[N];天津日报;2004年
2 龙全忠;让城里人羡慕的唐庄子村[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3 陈中浙;老、庄哲学中的“人与自然”[N];浙江日报;2005年
4 刘士林;庄子《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的生命美学原理[N];学习时报;2006年
5 王洪飞邋尚胤 记者 张立平;石庄子村家家做房东[N];天津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洪波;傅佩荣:认为庄子消极厌世是一种误解[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王俊 马升;山西抢救发掘庄子坪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董毅然;庄再强:我做品牌比较执著[N];北京科技报;2006年
9 李万东 本报记者 翟新群;小庄子镇巧用沃土生金[N];辽宁日报;2006年
10 刘士林;墨子与庄子[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4 刘香;边缘的自由[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钟虹滨;自由与创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茗;从美国“民主”到法国“革命”[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清;正义与功利[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书明;科学、批判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大鹏;多恩与道家美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会芳;庄子与济慈:“物化”论与“客体感受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深;论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与超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昊;庄子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晨霞;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永杰;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晓慧;试论《庄子》言与道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岳贤雷;《庄子·齐物论》“因是”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艳艳;德性与情欲的悖立与整合[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67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6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