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自然与康德美学中的先验转向
[Abstract]:Skopos theory is very important in Kant's aesthetics. On the one hand, it ensures the completion of Kant's organic whole concept of nature,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guarantees the realization of Kant's judgment of appreciation. It is the turning point of Kant's aesthetics from empirical aesthetics to transcendental aesthetics and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judgment and teleological judgment.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80441128)
【分类号】:B8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文君;;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2 徐迎新;;人格审美与感性重建——梁启超美学的现代性维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胡友峰;;“自然与自由观念”在德国古典美学中的逻辑演进[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4 高建平;;美学的文化学转向[J];阅江学刊;2011年03期
5 高建平;;美学的文化学转向[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张大为;;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山花;2011年1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平;;“审美代宗教”说的文化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饶道庆;探究康德美学心路的一部力作[N];文艺报;2011年
2 岳介先;自然与自由观念如何向美学生成的[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陆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观念即艺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元骧;保持人的独立和尊严[N];温州日报;2011年
5 樊志辉;全方位的审美观照[N];光明日报;2002年
6 薛永武;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N];光明日报;2004年
7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张政文;康德对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10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沈建平;趣味与德性[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钧剑;康德美学在中国60年的接受史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姚爱斌;中西美学审美类型论比较——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话[D];安徽大学;2001年
4 杨阖;康德美学思想的人文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汪涛;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梁海钢;审美与自由[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8 胡友峰;康德美学方法论的当代解释[D];安徽大学;2003年
9 王苑苑;“古雅说”探微[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7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6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