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朴趾源美学思想中的生态意识

发布时间:2018-12-10 16:29
【摘要】:随着生态危机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生态文学日益发展。早在18世纪韩国文人朴趾源就多次在其作品中提到过生态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儒家生态伦理提出了新的阐释。而朴趾源最具代表性的"实学思想"和"北学精神"则是其生态思想的具体体现。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crisis, people begi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Under this social background, ecological literature is developing day by day. As early as the 18th century, Park Youyuan, a Korean scholar, mentioned ecological problems in his works many times, and put forward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ecological ethics through his own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Park Yuanyuan's "practical thought" and "North Learning Spirit" are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his ecological thought.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国仁荷大学;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沈琳;;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孙璐;;生命的绿色赞歌——小议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欧阳靖;;《黑骏马》的生态审美之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周清叶;;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生态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胡敏;;从《还乡》看哈代的生态和谐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胡水琴;;路在何方?——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张群芳;《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10 方舟;《现代普罗米修斯》中的异化隐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程颖;但汉彪;;《白噪音》中的生态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林峰;;从生态哲学角度解读劳伦斯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施旭升;;论京剧艺术生态的文化建构[A];京剧与现代中国社会——第三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3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4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洁;论梭罗与中国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6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彭立威;生态人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金梅;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张艺谋[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言;重构和谐的生态整体观[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莉莉;艾芜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芳芳;现代广场景观中的理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启东;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旭;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丽芳;生态美学视阈下的沈从文小说创作[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妍;巴金主编《收获》杂志的编辑活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9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刘笛;《蜜蜂的秘密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范松;成龙哲;;试论朴趾源朴素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王政尧;18世纪朝鲜“利用厚生”学说与清代中国──《热河日记》研究之一[J];清史研究;1999年03期

3 何镇华;;杰出的思想家、小说家和诗人朴趾源[J];韩国研究论丛;1999年00期

4 周而琨;;中古朝鲜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朴趾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杨倩;;道家之“道”中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探微——管窥道家美学思想[J];魅力中国;2008年07期

6 许庚寅;;朴趾源的中国情结[J];书城;2005年06期

7 许辉勋;;论朴趾源的启蒙意识与文学主体性[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Z1期

8 葛兆光;历史乱弹(之二)[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02期

9 赵东一,徐东日;安藤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序论(2)[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施晓燕;;从《热河日记》管窥中朝士大夫交往中的思想状况[J];韩国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兴元;;18世纪朝鲜学者朴趾源的“北学”主张[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2 周锡山;;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美学思想[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翟宝辉;;媒体与生态意识[A];珠海—澳门生态城市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0年

5 赵兴元;;18世纪朝鲜学者朴趾源的“利用厚生”主张[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6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郭兴良;;金圣叹美学思想在评点《水浒》中的体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曾奕东;;论城市绿地生态意识[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9 吴伯娅;;从《热河日记》看18世纪中朝文化交流[A];“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汪树东;;生态意识:当前文学写作的新向度[A];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继荣 杨希纯;应强化全民生态意识[N];四川政协报;2000年

2 宋生贵;论民族艺术发展的生态意识[N];文艺报;2009年

3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汪树东;生态意识:当代文学的新向度[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记者 许跃兵 王亚光;增强生态意识 促进环境建设[N];北大荒日报;2010年

5 鹿微微;企业家应有民族生态意识[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记者鄢玲;体现生态意识 建设保护同步[N];秦皇岛日报;2008年

7 杜颖梅;杨占平:培养全社会的生态意识[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向远江;生态意识重在引导[N];恩施日报;2007年

9 陈增福;生态意识与诗人的言说姿态[N];吉林日报;2007年

10 何继龄;培育公民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N];甘肃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笛;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D];浙江大学;2004年

2 王周;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许明哲;朴趾源《热河日记》的文化阐释[D];延边大学;2009年

5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张慧平;鄂伦春族传统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s

本文编号:2370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70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