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叔本华和朱光潜早期美学

发布时间:2018-12-12 12:28
【摘要】:本文打破了学界一般把朱光潜对克罗齐和尼采美学的整合看作是一种简单地“凑合” ,而认为在克罗齐理性美学和尼采非理性美学之间有若干“中介”环节 ,叔本华美学便是这种“中介”。朱光潜通过对叔本华的审美直观的经验化诠释 ,得出“形象的直觉” ,这既和尼采的“从形象中得到解救” ,又和克罗齐“美即直觉”贯通起来。同时指出 ,朱光潜心目中的叔本华和尼采在人生观上是有本质差别的 ,叔本华是悲观的 ,尼采则是化凄苦为快乐。后者才是朱光潜的早期艺术人生观的观点
[Abstract]:This paper breaks down the fact that Zhu Guangqian's integration of Croce and Nietzsche's aesthetics is regarded as a simple "makeshift", and that there are some "intermediary" links between Croce's rational aesthetics and Nietzsche's irrational aesthetics. Schopenhauer's aesthetics is such an intermediary. Through the empirical interpretation of Schopenhauer's aesthetic intuition, Zhu Guangqian came to the conclusion of "intuition of image", which is not only connected with Nietzsche's "rescue from image", but also with Croce's "beauty is intui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Schopenhauer and Nietzsche in Zhu Guangqian's outlook on life, Schopenhauer is pessimistic and Nietzsche turns misery into happiness. The latter is Zhu Guangqian's view of early art and life.
【作者单位】: 中共安徽省直党校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宛小平;从朱光潜重估尼采和皈依马克思主义看他美学体系的内在矛盾[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莉;朱光潜后期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顺庆;;庄子与叔本华生命悲剧意识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01期

2 陈冬梅;;朱光潜的胆怯[J];粤海风;2010年02期

3 杨慧群;庄子与叔本华悲剧精神之异同[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大明;朱光潜美学思想论纲[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5 W.阿本德罗特;壬六;;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述评[J];世界哲学;1982年06期

6 郭志今;;叔本华的美感论和创作论[J];学术月刊;1989年08期

7 李刚,张华;论叔本华“意志”范畴的内涵及地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蒋方舟;;人的心态转变[J];文苑;2010年05期

9 蓝琼兴;独特新颖的探索——《从康德到叔本华》评介[J];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10 刘敬鲁,魏金声;试析叔本华意志论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形而上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3 张健;;征服与遁逃——朱光潜喜剧美学思想初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钟名诚;;朱光潜比较研究的原则[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宛小平;;美学史的写作——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是非谈[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庆麟;;王国维悲剧性格的文化渊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9 陈宁宁;;尼采对王国维与陈铨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10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贵君;朱光潜文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N];文艺报;2011年

2 陈圣生;重新发现叔本华的价值[N];文艺报;2002年

3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叔本华的激愤[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陈运旗;朱光潜在乐山[N];乐山日报;2009年

5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丁杨;“亲历大家系列”带读者走近巴金冰心朱光潜[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王攸欣;怎样作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王攸欣;良知与逻辑:学术批评之底线[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汪沛;我们应遵守的规则[N];西南电力报;2002年

10 高玉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N];铁岭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2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3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孙云宽;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孙雄;神人之际[D];浙江大学;2007年

8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D];北京大学;2007年

10 黄怀军;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佳惠;朱光潜写作理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滨;朱光潜早期文艺批评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5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芬芬;[D];北京大学;2005年

7 陈恒;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9 杜安;王国维、朱光潜悲剧理论之审辨[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10 翁锦涛;从朱光潜美学理论角度解读加里·斯奈德诗歌[D];广东商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74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74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b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