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学思想——美论与人性

发布时间:2019-03-15 08:52
【摘要】:《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最重要的美学论文。它从席勒的时代现状入手,把美学问题与改变人性分裂的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探讨,确定美是拯救人性的唯一手段。它从人性的分析开始论美,得出人的三种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这三种人性冲动决定了三种人:感性的人(自然的人)、理性的人(道德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游戏冲动结合了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最终成为了道德的人。因为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即活的形象,所以美可以使人性完整,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这种美论是一种伦理美学的思想,是针对法国大革命的暴力手段而形成的美的人性改革手段。它虽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具有伦理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Abstract]:The Book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Schiller's most important aesthetic thesis. It begins with Schiller's present situation, links aesthetic problems with the reality of changing the division of human nature, and determines that beauty is the only means to save human nature. It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human nature, and comes to three kinds of human impulses: perceptual impulse, rational impulse, game impulse; These three human impulses determine three kinds of people: the perceptual (the natural), the rational (the moral), the aesthetic (the free). The game impulse combines the perceptual impulse and the rational impulse, makes the person become the aesthetic person, finally becomes the moral person. Because beauty is the object of the game impulse, that is, the living image, so beauty can make the human nature complete, make the person become the real person. This kind of aesthetic theory is a kind of ethical aesthetics thought, is the beautiful human nature reform means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violence mea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lthough it has the limitation of the times, it has ethical ideality and forward-looking.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叶隽;“诗的语言”与“史的气概”———论《强盗》的艺术性与思想性[J];德国研究;2005年02期

2 周祖谦;徘徊于诗情与哲思之间──席勒文艺创作理论与实践之矛盾成因透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张玉能;席勒论艺术与人性的异型同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淑娟;;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者的社会角色分析[J];世界民族;2008年05期

5 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谭渊;;席勒笔下的“异国美女”形象探析[J];外语教育;2010年00期

7 安国梁;《阴谋与爱情》:宝剑与天平[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宋明媛;席勒美育思想与孔子美育思想比较[D];西北大学;2011年

2 魏安乐;审美与救赎[D];安徽大学;2006年

3 王丽莉;花开,,在不同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莫小红;蔡元培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D];湘潭大学;2009年

5 张睿;论启蒙思想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红;从“女巫”到“圣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秦美美;席勒的审美启蒙思想[D];湘潭大学;2012年

8 唐成军;论“席勒式英雄”[D];湘潭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飞燕;席勒的人性论与美学思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2 高译;审美—艺术—自由——论席勒美学思想中人的“完整性”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周朔;;席勒何以走向审美之思[J];美与时代(下);2010年05期

4 罗薇;;席勒审美教育观念的当代意义——重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J];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5 伊立新;论儿童文学的娱乐精神和审美教育[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卢俊;审美的功用与人类的自我拯救──评席勒的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张玉能;美根植于人性深处——《审美教育书简》中的审美人类学思想[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孙凤民;张丹;;从“主体”到“本体”——浅谈伽达默尔游戏说的新突破[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何金俐;席勒美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美育书简今读[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10 黄健云;席勒的美育思想及其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齐爱军;;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喜剧美学的继承与独特贡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3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赵庆麟;;王国维悲剧性格的文化渊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5 庄严;章铸;;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典型形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6 汤旭梅;;邓小平文艺思想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朝晖;游戏冲动与文学的技术依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张怡;李梦学:编剧之路,痛并快乐着[N];中国电影报;2009年

3 ;网络文学:技术乎?艺术乎?[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毛时安;当下舞台的“四浮”病[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韩湛宁;设计是物化了的精神[N];深圳商报;2005年

6 ;夺目惊“芯”的感受[N];电脑报;2005年

7 唐相彦;男人的风骨[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8 杨家友;读《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N];文艺报;2006年

9 欧阳友权;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N];文艺报;2007年

10 王亮;瞻前还要顾后[N];国际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文发;两种理论取向:自律和他律[D];复旦大学;2008年

3 乔东义;孔颖达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7 苏荟敏;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英;席勒审美解放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张丹;席勒的人性化审美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汉芸;从人性和谐美论席勒活的形象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波;席勒“游戏冲动”的三种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环宇;《审美教育书简》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比较[D];南昌大学;2006年

6 潘黎勇;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育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魏安乐;审美与救赎[D];安徽大学;2006年

8 俞U

本文编号:2440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40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2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