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

发布时间:2019-03-16 16:17
【摘要】:正主持人语:我们这个时代,是电子媒介渗透的时代,是事物微化的"微时代",更是城乡互动的审美时代。审美活动随着物质生产的日益丰富而普遍化了,艺术的机械复制与现代电子——数字传播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可以随时审美,人类进入了一个泛审美化的时代。十九世纪建构的审美乌托邦被颠覆了,关于审美救赎的一切许诺,要么被感性快感所湮灭,要么被审美的资本化冲淡。古典美学所确立的"非功利
[Abstract]:Moderator: our era is the era of the penetr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is the "micro-times" of things, but also the aesthetic era of urban-rural interaction. Aesthetic activities are generalized with the increasing enrichment of material production. The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of a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lectronic-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ke people aesthetic at any time. Human beings have entered an era of extensive trial and beautification. The aesthetic utopia constructe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subverted, and all promises of aesthetic redemption were either annihilated by sensual pleasure or diluted by the capitalization of aesthetics. "non-utilitarian" established by Classical Aesthetics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亭;;电子媒介必将促进文学的发展[J];社科纵横;2008年10期

2 方亭;;语言文字文本与电子媒介文本的异质和互渗——兼论当下文学的走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谭旭东;;语境、文化实践与问题缘起——电子媒介对童年及儿童文学的影响之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杜书瀛;;全球化时代电子媒介的发展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许靖添;;电子媒介包装中镜头动态效果设计的特点[J];艺海;2013年06期

6 黄雪梅;;历史上电子媒介文化与非战争军事行动[J];黑龙江史志;2014年01期

7 杨钒;王哲民;;消解与重构:电子媒介对审美文化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8 罗伊·阿姆斯;万千;;录像及其社会背景(上)[J];电影艺术;1991年04期

9 ;世界儿童电视联盟成立[J];电视研究;1995年02期

10 邓集湘;袁妲;;论电子媒介背景下儿童文学的阅读价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进华;;20世纪初在黑龙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笑梅;电子媒介与儿童健康[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方卫平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电子媒介促进少儿期刊革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戴耀华;电子媒介与儿童健康[N];保健时报;2003年

4 戴耀华;电子媒介也会影响儿童健康[N];江苏科技报;2004年

5 肖鹰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媒介让我们重返“穴居”?[N];中国妇女报;2007年

6 杜书瀛;面对电子媒介的冲击[N];文艺报;2007年

7 钱颖 记者 顾意亮;民盟上海市委呼吁电子课本进学校应慎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钱颖 顾意亮;电子课本进学校应慎行[N];团结报;2011年

9 韩景云 特约记者 吴凯波;驻澳门部队 电子媒介成为教育好帮手[N];解放军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张海志;由谁来定义互联网“克隆”罪与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海文;试论电子媒介网络社区及其对未来社区构建的启示[D];广西大学;2008年

2 杨席珍;电子媒介的延伸——民主、空间与生存仪式[D];苏州大学;2004年

3 方亭;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存照;走向自恋的尽头:论电子媒介对人类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5 艾庆平;电子媒介的制度化路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毛慧敏;电子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沈佳敏;空间性视角下看户外电子媒介对都市空间的重构[D];复旦大学;2012年

8 张海燕;电子媒介、场景与社会行为[D];兰州大学;2007年

9 李岩;电子媒介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樊继业;电子媒介人视域下的信息泛滥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41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41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