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克罗齐:朱光潜美学的二律背反
[Abstrac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永佑;两种对立的人性观——与朱光潜同志商榷[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2 余继坤;关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讨论情况综述[J];哲学研究;1980年08期
3 张薪泽;《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文质疑[J];哲学研究;1980年05期
4 王玖兴 ,王树人;黑格尔的“本质性或反思规定”的“合理内核”——兼评克罗齐对黑格尔的歪曲[J];哲学研究;1980年01期
5 凌继尧;评《西方美学史》[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6 劳;《美学词典》进行编写[J];辞书研究;1980年04期
7 朱光潜;朱光潜教授给蒋孔阳副教授的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荒芜;;师友之间 我所知道的朱光潜先生[J];读书;1980年06期
9 费芑;;美学老人朱光o[[J];新闻战线;1980年11期
10 黎生;;社会意识形态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讨论简介[J];哲学动态;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各单位交流研究和教学情况[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5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6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并举行西方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7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8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9 徐书城;;《美学大纲·序》[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之;域外文学为何影响了我们[N];北京日报;2000年
2 止敬;读书八法[N];中国老年报;2000年
3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4 许道明;记忆中的张世禄先生[N];解放日报;2000年
5 陈瑞林;文艺理论的同位横移[N];文艺报;2000年
6 江西 文先国;鉴定与鉴赏[N];中国商报;2000年
7 ;新书推荐[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钱念孙;朱光潜:艺术真谛的发掘与阐释[N];安徽日报;2001年
9 文宣;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N];光明日报;2001年
10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四川大学;2003年
3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4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5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6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7 秦艳华;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出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周兴杰;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话语重构[D];暨南大学;2006年
9 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10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陈玉杰;陶渊明诗歌的“静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念东;邓以蛰绘画美学思想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5 曹亚辉;苏珊-朗格的艺术形式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7 黄蔚红;[D];郑州大学;2002年
8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10 胡德松;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50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5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