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B83;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J];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2 李欣复;;中国现代美学第一人——梁启超[J];美与时代;2006年12期
3 钟珍维;试论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功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4 刘福祥 ,赵矢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梁启超与日本[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5 李杰;;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6 井维增;梁启超注《桃花扇》得失谈[J];齐鲁学刊;1986年02期
7 华闻;;书讯:《梁启超与护国战争》一书出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8 陈占标;;新发现的梁启超致犬养毅函[J];学术研究;1988年01期
9 天祥;;梁启超佛学思想概述[J];学术研究;1990年05期
10 徐斌;沙小云;;论梁启超的“善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韬;;毛泽东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7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周俊利;;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9 吉扬;;“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10 耿云志;;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小不 孙旭辉;整理发掘梁启超美学和文论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本版编辑 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 钱中文 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 聂振斌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中心主任 金雅;梁启超美学:“艺术化趣味化”[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侯福志;收藏“梁启超”[N];中国矿业报;2002年
4 王凯;梁启超死因之谜[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李端 刘东虹;梁启超与北师大的建立[N];光明日报;2002年
6 李丽;梁启超的“利用外资观”[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7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8 记者 王大庆 庄建;梁启超陈寅恪风貌再现[N];光明日报;2010年
9 孙杰;梁启超与“饮水室手稿”[N];中国审计报;2002年
10 陈代湘;妙笔生花启超名噪 牛刀初试太炎遭嫉[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连云;为求觉世著文章[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4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6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7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8 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亚明;承续与超越[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3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雷蕾;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关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寒曦;梁启超美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蒋海燕;鲁迅早年思想和梁启超新民说[D];河北大学;2003年
7 李艳红;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8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跃安;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无奈[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靳路遥;“学术”背后的“思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50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5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