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康德和马克思“实践”观的比较看“美的规律”

发布时间:2019-04-04 15:23
【摘要】:学界对马克思"美的规律"问题的研究是明显存在分歧的。通过对马克思和康德实践观的比较,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发现对"美的规律"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创立了辩证唯物论,使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艺术论都发生巨大变化。经过比较发现,马克思谈论美与人本质力量有关,"美的规律"主要是"形式美"的规律,我们从审美角度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Abstract]: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study of Marx's "the law of beaut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arx and Kant's view of practice, we can fin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beauty from Marx's philosophical system. Starting from practice, Marx founde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which greatly changed the epistemology, ontology and art theory of philosophy. Through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Marx talked about beauty and the power of human nature, "the law of beauty" is mainly the law of "formal beauty", our analysis from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is helpful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proble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张能为;康德哲学的理论构想与现代回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张能为;;康德意义:现代经验主义的解读与新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丑;全荣花;;应用伦理学视阈的生态伦理学何以可能?[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柯华庆;;科斯命题的逻辑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天成;;生命意义的觉解与辩证法的任务[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长福;;元实践学与异质性哲学——对一套实践哲学研究方案的说明[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7 韦森;;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A];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9 陈宝;;时间之思——论流俗时间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时间观[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8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石磊;个人数字产品设计的模糊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志祥;祁雪莺;;美丑观:悦情为美、痛苦为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曹利华;对一个老而又老命题的驳正——与曾簇林先生的“客观论”商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季惠杰,索燕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新解[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朱立元;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几点思考——向陆梅林先生请教[J];学术月刊;1997年12期

5 胡经之;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01期

6 董礼成;试论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美的规律”问题[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王少青;也谈“美的规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杨玉屏;关于艺术的随想[J];文化时空;2003年12期

9 李铮;心理学的实践观——关于心理与活动理论问题的探讨[J];心理学报;1981年03期

10 林青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J];甘肃社会科学;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陈育哲;王侠;秦荣生;;形式美在面部轮廓整形设计中的意义[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振定;;“合理性哲学”的理性-经验系统观与马克思的感性实践观简论[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敏;;广告的魔力在于形式美[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彭洁;;论彝剧与形式美[A];云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1年

6 杨卫明;;简论墨家教育思想的实践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显达;;科技期刊的形式美——浅说封面构思和色彩[A];四川高校学报编辑文集[C];1989年

8 王汝;;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特色[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9 赵友兴;;地图整体设计的形式美与方便阅读[A];2001年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柏林;;设计的构思与想象[A];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创新包装设计评比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顺堂;坚持与时俱进的实践观[N];河北日报;2003年

2 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 薛华林;伊卡璐的形式美[N];中国包装报;2004年

3 和廷军  ;按照美的规律改进政治教育[N];解放军报;2003年

4 马德利;家装:按美的规律创造……[N];中国税务报;2000年

5 ;论玉雕的形式美[N];民营经济报;2007年

6 于晔;从中国园林看堪舆与形式美的熔融[N];中华建筑报;2006年

7 吴冠南;中国画的形式美及其他[N];美术报;2001年

8 于晔;从中国园林看堪舆与形式美的熔融[N];中华建筑报;2006年

9 邓高健;大拙斋闲话[N];美术报;2008年

10 高菲;形式美大于内容美[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3 郭增花;实践与至善—马克思在伦理学上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7年

4 薛俊清;论生存活动的个体性原则[D];吉林大学;2008年

5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晓光;景观象征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俞敏华;形式的表象与深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景堂;邓小平哲学思想新论[D];北京大学;2000年

10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萌彦;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D];河南大学;2011年

2 庞华玮;电视新闻形式的美学价值[D];暨南大学;2002年

3 胡文华;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和晓艳;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形式美[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林旭;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许高斌;黑白龚贤—龚贤绘画形式美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春玲;英诗汉译中的审美传递[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8 汤新星;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D];武汉大学;2005年

9 舒丹;从结构到形式[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晓帆;从水彩风景画看绘画的形式美[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53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53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