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中国美学史观念的建构及其路径

发布时间:2019-04-21 19:08
【摘要】:正近二十年来,中国美学理论的发展旨在建构一套符合中国美学精神自身的理论系统,而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美学史可以系统地梳理中国美学理论的发展,塑造中国美学独立、自律的理论特征,并且中国美学史还能确证中国美学学科的合法性,由此,中国美学史成为中国美学理论更新的有效动力。但是目前对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亦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一套完整的中国美学史观念支撑美学史内容呈现
[Abstract]: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 theory aims at constructing a set of theoretical system which accords with the spiri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is process, the academic circle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can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 theory. Shaping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dependence and self-discipline,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can also confirm the legitimacy of Chinese aesthetic discipline, thu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otive force for the renewal of Chinese aesthetic theory. Bu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s also stagnant. The reason is that there is not a complete set of concepts of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to support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史观与美学理论更新路径研究”(16XJC720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节末;作为文化形态的中国美学史——评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毛宣国;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写法之我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黄念然;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现状及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黄柏青;著作春秋——中国美学史著作概况研究[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吴功正;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陈雪虎;;整体逻辑及其问题——评张法《中国美学史》[J];文艺研究;2006年02期

8 黄念然;;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三大困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9 陈立群;;理论还是文化: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未来走向[J];社会科学家;2006年05期

10 牟娟;;25年来中国大陆中国美学史研究综述[J];南平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沫若;;致中国美学史资料编选组(一函)[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2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吴功正;;郭沫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世纪型开拓者[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4 王向峰;;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法;;中国美学史五题[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6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甲斐胜二;石其琳;陈顺智;;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绪论》译后记[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8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对美的本质、中国美学史等问题进行座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9 陈炎;;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物态史”的“审美文化史”[A];东方丛刊(1998年第2辑 总第二十四辑)[C];1998年

10 王建疆;;中国美学中的自调节审美理论[A];东方丛刊(1993年第2,3辑 总第六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赵建军;中国美学史的幻象世界[N];光明日报;2012年

2 蔡永海;新视野中的中国美学史[N];人民日报;2001年

3 蔡永海;认识中国古代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朱立元;一部“文脉”贯通中国美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钱世明;攒班造书与南郭处士[N];光明日报;2004年

6 林同华;岁月抹不去的《红楼梦》研究情结[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朱平珍;美学要关注人生关注艺术[N];文艺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伍霞;魏晋南北朝“形神之辩”与美学的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62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62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0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