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海原生态民族民间审美文化的价值——评《青海审美文化》
[Abstract]:......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耀农;论影视的审美教育功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许金;美育命题的现代性转换[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马天俊;近代哲学真理论的缺陷与困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4 程世波;重复叙事的意义——以民间童话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杨红莉;汪曾祺文学世界的哲学思考[J];东疆学刊;2004年03期
6 邹元江;关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与陌生化问题的再检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马凌燕;论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8 蔡春,邱德雄;论审美教育的感性规定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9 邓武蓉;周庆元;;试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湛玉钊;席勒美育思想与当前人文教育[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常君睿;;论大学生的审美个性及其培养——康德美学思想的启示[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5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董燕;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童话中的现实与现代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D];西北大学;2002年
5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贾媛媛;认识活动中的审美根基及其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建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激励思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群;;《民族语文研究文集》即将出版[J];民族语文;1982年02期
2 什闻;;《喜饶嘉措文集》(藏文)出版[J];法音;1983年05期
3 尼玛太;《忆拉萨》是受了民歌的影响吗?——与谈士杰同志商榷[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4 杜鸣心;舞剧《智美更登》音乐浅析[J];人民音乐;1984年08期
5 姜佐鸿;;青海地区对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搜集概括[J];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01期
6 ;书讯三则[J];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7 温丁;《中国民族史入门丛书》即将出版[J];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4期
8 蔡家艺;;《中国民族史入门丛书》即将出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9 温丁;;《中国民族史入门丛书》即将出版[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3期
10 李延福 ,果毛吉;关于《藏文简易拼音规则》的几个问题[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桂霞;;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青海民族关系的发展[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2 ;“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名单[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3 何峰;;编写《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一书的体会[A];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经验文集[C];1991年
4 ;译制、发行“两手硬” 藏语“百片”受欢迎[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5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贾有珍;陈启福;史弘展;;保持民族地区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实践与思考[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黄式宪;;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六、《九章》研究[A];中国楚辞学(第三辑)——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2年
10 周拉;;藏族神山崇拜及其文化功能分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建昌;从美学研究到审美文化研究[N];文艺报;2000年
2 耿文婷;“请你给她多一点爱”[N];文艺报;2002年
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水云;对历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理性省思[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伟章;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我见[N];青海日报;2003年
6 马应珊 朵金花;青海旅游文化活动特色鲜明[N];人民日报;2003年
7 郑端;美学文艺学研究的新态势[N];文艺报;2003年
8 龚举善 陈金黎;开创媒介文化研究的新局面[N];文艺报;2003年
9 余 宁;千年唐卡迎来“保护神”[N];中国艺术报;2004年
10 许丙泉;唯美的审美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姚惠;形象、符号与认同——广告的审美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76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7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