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百年美学:现代与中国传统

发布时间:2019-06-03 16:37
【摘要】:中国学人于20世纪开始从事美学学科的研究与体系建构之时,,其处境是十分特别的,一方面面临外来知识的本土化,必须在中国与西方这一充满紧张关系的两极之间做出抉择;另一方面又同时面临传统与现代(由于有了西方“他者”的维度与新视野、新观念的植入而有了新的内涵)之争的紧张关系,也必须做出抉择。因此,中国20世纪美学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两组既构成内在矛盾又形成外在冲突的知识背景、张力作用下展开其美学思考与理论建构的。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is very special. On the one hand, the localization of foreign knowledge must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e two poles of the tens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faces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because of the dimension of the western "other person" and the new field of view, the implantation of the new idea and the new connotation), and the choice must also be made. Therefore, the Chinese aesthetics of the 20th century is in the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 the two groups of China and the West both form the inner contradiction and the outside in the knowledge background of the conflict, and expand its aesthetic thinking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ension.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德勇;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郭淑新;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论冯友兰对神秘主义的诠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翁瑜;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独特个性[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7 胡军;知识论与哲学——评熊十力对西方哲学中知识论的误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李继兴;关于应用哲学平衡论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赵敦华;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晓平;;冯友兰境界说的方法论评析[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逻辑——从冯友兰中西逻辑观看逻辑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牟发松;;从“移风易俗”看秦汉对地方社会的控制[A];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严寿征;;察变观风,史有子意——读刘咸p槨吨问沸髀邸穂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赵敦华;;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内外[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C];2004年

7 郭齐家;储朝晖;;儒学与中国大学精神[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C];2004年

8 张天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菊花意象的三重境界[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3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郑洪;五脏相关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唐春生;南朝宗王属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方高峰;六朝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东;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的南下扩张[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牛鸿英;论老舍小说的三重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誉;童话写作中的幻想新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晓军;试论韩非的帝王之术——韩非管理心理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东;《孟子字义疏证》发微[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蒋斌;《论语》与《道德经》的美学精神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1年

7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李近远;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吴小平;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吴南松;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回顾与思考[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佳丽;;浅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表现性特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2 闫丽丽;田筱源;;美在意象——对叶朗《美学原理》的解读[J];西北美术;2011年02期

3 李科林;;美的虚实之辨——读张法《美学导论》[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4 彭锋;;全球化视野中的美的本质[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骏

本文编号:2492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2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b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