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晚明士人自放生活的颓废审美风格

发布时间:2019-06-09 16:34
【摘要】:晚明社会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特殊原因,士人主体选择自放生活以期躲避宰制儒家所要求的崇高精神与人格的压抑,表现出颓废社会审美风格。晚明士人无论是狂行、狂言等以狂为美的自放生活,还是服妖、逃官以怪为美的怪诞之举,都表征着此种颓废社会审美风格的怪诞化特征。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pecial reasons of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so on, the main body of scholars chose to let themselves live in order to avoid the suppression of lofty spirit and personality required by Confucianism, and showed the decadent social aesthetic style. Whether the late Ming Dynasty people were wild, wild words and other wild life for the United States, or to serve the demon, escape from the official to the strange as the United States grotesque behavior, all represent this decadent social aesthetic style of the strange Birthday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颓废审美风格与晚明中国现代性研究”(12CZW014)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2M511988)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颓废与中国现代性的近代起源”(10YJC75108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248;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金仁义;东晋南朝国婚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中的名教观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傅刚;从《文选》选赋看萧统的赋文学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朱国伟;略论周、淳之争的缘起——也谈焚书坑儒发生的原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10 姚宏杰;关于道武帝早年身世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赵山林;;咏《牡丹亭》诗歌简论[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丁功谊;;汤显祖与钱谦益丛考[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9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莉;新旧之间的文学——《老残游记》[D];湘潭大学;2003年

3 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邵传永;谢榛论[D];苏州大学;2001年

5 张青;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华伟丽;试论明末清初传奇中的风情喜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萍;张华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文泰;汤显祖仕宦及死因考辨[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朱建刚;米·布尔加科夫及其小说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95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5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