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文化二重性问题
[Abstract]:The duality of the positive culture, that is, the contradiction of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people have created a culture, the culture becomes the physical and physical form of the people's activities, the culture is affirmed and realized,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ulture i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human beings, and becomes an alien force of the restriction. The overcoming of the duality of culture is the concern of the modern cultural philosophy.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s and the overcoming of the duality of culture will be discussed.
【分类号】:B8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学智;“似花还似非花”[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2 王成福;;试论曹雪芹的世界观[J];红楼梦学刊;1980年02期
3 邢贲思;;哲学和政治[J];学术月刊;1980年06期
4 洪毅然;;关于美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个问题[J];学术月刊;1980年06期
5 亚历山大·萨逊斯克;王卓如;;电影美学,或影院途中的趣闻[J];电影艺术;1980年01期
6 华玉洪;;试论人的二重性[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孟起;;尝百草精神不可丢[J];朔方;1980年09期
8 克莱夫·贝耳;陈超南;;为艺术而艺术[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8期
9 李胜兰;;关于零类概念虚实二重性的探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江淮论坛1981年1—6期总目录[J];江淮论坛;198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绍;;论父系家族公社的二重性[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2 邢福义;;现代汉语的特指性是非问[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3 单德启;赵之枫;;中国民居学术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4 秦彦士;;人的二重性与艺术悖论——古代艺术政治论到现代功利论的文化误区[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蒋均涛;;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抒情性作品与审美体验[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张秀廷;;“偶有属性”发微[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高帆;iJ村;;我国军事新闻摄影的成就和特色[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10 姜晓萍;;朱元璋法律意识二重性心理探析[A];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桂斌;经济全球化实质的二重性[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邢建昌;90年代文学理论的发展[N];文艺报;2000年
3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N];光明日报;2001年
4 钟旅;旅游者要提高自身素质[N];河南日报;2001年
5 刘树元;透视媒体遮蔽下的影视状态[N];辽宁日报;2001年
6 谭炳才;森林的二重性与现代林业建设[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7 曾耀林;析执行裁定的效力及错误救济[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侯荣华;关于管理理论创新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1年
9 刘绪源;纯文学与“娜拉”[N];文汇报;2001年
10 邢贲思;对“解释学”的解释[N];学习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进良;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4 余慧元;一种“纯粹”的经验如何可能?—胡塞尔现象学经验问题的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王建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权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张述元;论刑事审判监督二重性及制度创新[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刘东玲;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D];复旦大学;2004年
8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s,
本文编号:2496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