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康德与马克思美学革命的差异及其根源

发布时间:2020-02-22 01:46
【摘要】:正 康德与马克思导致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美学革命.这两次美学革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比较康德与马克思美学革命的差异,揭示二者对当代美学发展的现实意义.我认为,认识论的分歧是导致康德与马克思美学差异的首要原因.认识论主要探究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审美认识论则主要探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康德的审美认识论是建立在他的先验哲学基础上的.他的先验哲学与经验论和唯理论相关.经验论主张认识依赖感觉经验,只有感觉经验才是真实可信的,从而把个体的经验作为认识的起点.唯理论崇尚理性,相信神所安排的预定和谐,坚持我思故我在的立场.康德企图调解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矛盾,对两方面的困难进行革命.这一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竞飞;;马克思美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构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刘彦顺;;从实践感、时间性与社会时间论马克思的休闲美学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3 王鹏;;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美学思想[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4 周文杰;;马克思美学的当代中国形态:游戏美学[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贾玮;;“身体图式”对于二元对立的突围[J];东岳论丛;2011年07期

6 刘毅青;;思想史的意义与经验感受的张力——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两维拓展[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陈宁;;日尔曼历史传统与德国古典美学的整体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8 毛崇杰;;美学“学科新形式的探讨”——韦尔施的美学思想悖论及进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罗绂文;;西方“游戏”审美理论模式的类型研究[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10 周军伟;;自然美的先验感性论分析[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政文;;康德人本主义美学中的生态关怀[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申扶民;;康德哲学与美学的生态维度[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节末;;论嵇康与康德美学观的异同[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5 朱志荣;;论康德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美学思想的关系[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黄水婴;;《论“审美无利害”在中国美学中的变异》概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宛小平;;庄子美学和谢林艺术哲学的比较——兼谈哲学和美学关系的几种典型样式[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政文;康德对21世纪人类基本精神价值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2 张政文;康德对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3 张政文;康德与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的精神救赎意识[N];光明日报;2003年

4 薛永武;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N];光明日报;2004年

5 陈海静;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吗?[N];文艺报;2005年

6 樊志辉;全方位的审美观照[N];光明日报;2002年

7 张政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性美学对康德美学的三种典型回应[N];光明日报;2008年

8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9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与社会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现代政治哲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3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5 黄文发;两种理论取向:自律和他律[D];复旦大学;2008年

6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林新华;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9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卓斐;美学回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兆树;康德主体性美学思想论纲[D];安徽大学;2002年

2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友峰;康德美学方法论的当代解释[D];安徽大学;2003年

4 潘永辉;康德哲学美学与中国心性哲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圣;康德论美的普遍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铧;自然美:从康德、黑格尔到阿多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8 赵顺华;论康德形式美学对美育的启示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许婷婷;康德论“自然美”[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彬彬;康德审美愉悦论中的自由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1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81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