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关于中国美学方法论的现代转型问题

发布时间:2020-02-24 18:58
【摘要】:西方古典美学方法论是以自然科学为蓝本的,包括理性主义的演绎方法和经验主义的归纳方法。现代人文科学方法论建立后,西方美学方法论转向了体验-理解的方法,如现象学美学、解释学美学就是如此。中国古典美学方法论也是注重审美体验,而没有形成西方的形而上学的方法。现代西方美学方法论通过具体的审美体验-理解获取审美的意义,具有切实性和明证性。同时,也存在着缺乏逻辑证明从而不能保证其普遍性的缺陷。中国现代美学方法论应当确立体验-理解的方法论原则,同时,还必须借鉴形而上学的演绎方法,对于审美体验和反思的结果进行逻辑的推演和论证,以建立一系列美学范畴和命题,形成严整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涛;;《陌上桑》的审美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2 廖家骅;“崇高”的随想[J];人民音乐;1985年12期

3 张复;;论游览的审美意义及其实践——我国古代游览思想初探[J];学习与探索;1985年01期

4 高为杰;和声的色彩性与结构力[J];人民音乐;1987年05期

5 高为杰;音乐的炫技美[J];人民音乐;1988年08期

6 蔡良骥;诗的色彩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3期

7 艾云 ,蕙兰;采撷过后玫瑰的飘零——论三个寡妇形象的社会价值和审美意义[J];小说评论;1988年01期

8 杨春时;艺术符号与解释[J];求是学刊;1989年05期

9 李玉琏;也谈“炫技美”——与高为杰同志商榷[J];人民音乐;1989年08期

10 里德;人性的泯灭与抗争——《母老虎》读后[J];外国文学;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新德;;纪实悲剧与新闻摄影[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2 启刚;;毛泽东文艺思想忽视了文艺本性吗?——评《历史无可避讳》的一个观点[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3 王其亨;庄岳;吴葱;;处处书堂选字名 无非道古淑今情——清代皇家园林景名用典的审美意义[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4 余有平;贾孝荣;;纯自然塑身技术——点穴减肥瘦身术[A];第五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李玉梅;;徐渭解读兴观群怨[A];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港霞;;中国红,我们的色彩[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金春郊;;高校书法教学应侧重实用性[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李敬忠;;中国书画作品署名的法律意义——兼论美术作品署名权的法律保护[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祝秉权;;女人是永恒的文化灵光——读丁武光的《百态人间红楼梦》[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阳柯;;孔子“兴观群怨”文艺思想浅述[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真;五个城市的爱情模式[N];陕西科技报;2000年

2 ;说“法”与“度”[N];中国艺术报;2001年

3 止庵;美的极端体验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4 ;理想主义和情感精神的凝结与升华[N];文艺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温秀;岐江:演绎城市公园新概念[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说“书卷气”[N];中国艺术报;2002年

7 孙江南;寓言姓“寓”更姓“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8 记者 焦清超;《臧克家全集》在京首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9 陈锦川 采云;对服装设计的著作权保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10 章红雨;“逆流”之作拷问时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洪庆福;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学本质“合一”论[D];苏州大学;2003年

2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4 范玉吉;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洋;“局外人”论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运良;论写作主体生存状态在现代散文创作中的审美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立峰;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D];河北大学;2004年

4 杨小芳;艺术再现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谦;精神的超越与审美的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守亮;转型期社会焦点问题忧思录——论周梅森的“官场小说”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斌;论审美惯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小波;古村落诗歌中的居住景观意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陈志霞;《周易》之“象”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义[D];河南大学;2005年

10 周翔华;中国现代画境小说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2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82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