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主体的感性之美

发布时间:2017-04-07 23:16

  本文关键词:主体的感性之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克罗齐是继康德、黑格尔之后,一位有重大影响的美学家。克罗齐美学既完成了对传统美学的批判性总结,又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建树。在西方现代美学史上,克罗齐以“直觉表现说”成为西方现代美学史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克罗齐所处时代的美学是以彰显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尤其是人的感性主体。他发扬了主体论哲学“人为自然立法”的精神,强调内在性原则,把心灵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其主体性尺度,肯定艺术的内在秩序和美学的普遍意义。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人的直觉,提出直觉就是表现,表现情感的意象这一核心概念,直觉在“心灵哲学”四个阶段中的地位是独立的,这就为他的艺术独立性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他又把语言和艺术看作主观直觉的创造,认为语言学和美学是统一的。 克罗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由朱光潜来开始的,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的改造和批判正是为中国传统美学走向现代所做出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发现克罗齐的直觉论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相关范畴有共通之处,,那么研究他美学中的“主体性”无疑对我国主体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美学的现状而言,克罗齐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也对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有启示。本文研究克罗齐美学主体性的目的,在于复苏主体的直觉创造精神,将“艺术作为解放者”,完善心灵,使心灵由于感性的加入而获得真正的完整与和谐。
【关键词】:克罗齐 主体性 主体间性 直觉 形式 情感 意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11
  • 第一章 克罗齐美学主体性立场11-22
  • 第一节 克罗齐的心灵哲学11-17
  • 第二节 直觉在主体心灵活动形式中的地位17-19
  • 第三节 以人的心灵解释美与美学中的四个反对论19-22
  • 第二章 主体的直觉活动与艺术22-37
  • 第一节 直觉的特征与艺术理论中的五种否定22-26
  • 第二节 直觉的独立性与依存性的辨证关系26-28
  • 第三节 直觉即表现与主体情感的意象化28-31
  • 第四节 直觉的整一性与艺术的生命形式31-34
  • 第五节 直觉的创造性与语言的诗性特征34-37
  • 第三章 克罗齐审美直觉论在中国的传播37-49
  • 第一节 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的推崇与批判37-43
  • 第二节 克罗齐审美直觉论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相关范畴之比较43-49
  • 第四章 克罗齐美学中"主体性"对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启示49-63
  • 第一节 美学研究回归主体49-55
  •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迷失55-57
  • 第三节 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化57-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7
  • 后记67-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染;萧钢;;另一扇开启的门[J];花城;1996年02期

2 吴予敏;试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理路[J];文艺研究;2000年01期

3 杨春时;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主体的感性之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1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