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漆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以桂林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5 15:16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工作方向转向“巩固保护成果、提高传承水平、构建文化生态、开拓现代化格局”。在新常态下,非遗保护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合理开发利用是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生产性保护作为当前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被切实有效实施的保护手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保护机制之一。在市场中利用各类“非遗+”创新传承模式,与社会各界合作,整合多方力量,推动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将非遗转化为地域特色明显、人文内涵深厚、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品和商品,让非遗项目重新在市场中恢复造血功能,焕发活力。桂林漆器作为桂林市级非遗项目,正处在发展上升期,依托传承基地的建立借助观古楼公司提供的平台,该项目在生产性保护的探索中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生产、销售都步入了正轨,实践迈入重要发展阶段。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阐述。第一章论述了漆器的相关概念,及其产生及制作工艺,介绍历史上重要的考古发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和保护体系。优...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几种漆树割口形状示意图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这时期由于受到战乱的影响,社会动荡,漆器生产减少,考古发现不多,主要集中在东吴和北魏两个时期。在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一批较为精美的漆器。墓中出土漆器 80 余件,有案、盘、盒、壶、樽、奁、凭几、砚、梳、刺、谒等器型。其中代表作是宫闱宴乐图漆案(图 7),漆案为木胎,边角镶有铜皮,背面髹黑漆中间写一“官”字,正面髹黑漆,四周髹红漆;宫闱宴乐图中用朱、黑、金漆绘制人物 55 个,人物旁有题(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这时期由于受到战乱的影响,社会动荡,漆器生产减少,考古发现不多,主要集中在东吴和北魏两个时期。在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一批较为精美的漆器。墓中出土漆器 80 余件,有案、盘、盒、壶、樽、奁、凭几、砚、梳、刺、谒等器型。其中代表作是宫闱宴乐图漆案(图 7),漆案为木胎,边角镶有铜皮,背面髹黑漆中间写一“官”字,正面髹黑漆,四周髹红漆;宫闱宴乐图中用朱、黑、金漆绘制人物 55 个,人物旁有题(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天然胎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感知及旅游需求分析[J]. 鞠振义. 长江丛刊. 2017(34)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内涵意蕴、问题呈现与学理反思——以宣纸为例的探讨[J]. 汤夺先,伍梦尧. 文化遗产. 2017(06)
[3]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路径探讨[J]. 胡健,许芳红.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的思考[J]. 吴琼. 大庆社会科学. 2017(04)
[5]凉山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情况调查研究[J]. 马锦卫.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4)
[6]江西鄱阳传承漆艺演化与美学价值分析[J]. 毛冰霜.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7(01)
[7]非遗传统手工艺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模式探析——以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为例[J]. 高怡. 艺苑. 2016(06)
[8]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嫁接”技工教育下的教学传承探究——以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为例[J]. 亓秀鋆,董蓉,邹传军. 职业. 2016(32)
[9]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符号建构与现代意义——彝族漆器的文化人类学分析[J]. 秦博.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9)
[10]城市场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比较研究——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民间手工艺之都杭州和圣达菲为例[J]. 刘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博士论文
[1]云南漆艺史研究[D]. 何颖.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D]. 宋本蓉.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硕士论文
[1]维吾尔族非遗慕萨莱思酒酿造工艺生产性保护效果研究[D]. 兰天飞.塔里木大学 2017
[2]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和问题研究[D]. 嵇鸣洲.扬州大学 2016
[3]传统髹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D]. 李承东.沈阳大学 2016
[4]论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D]. 蒋俊鹏.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5]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的调研报告[D]. 陈默.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6]平遥推光漆器考察报告[D]. 管壮壮.中央美术学院 2016
[7]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案例研究[D]. 汲晓宁.山西师范大学 2016
[8]山西漆器工艺的传承发展研究[D]. 李瑞君.太原理工大学 2016
[9]“非遗”保护语境下苗族节日的产业化问题研究[D]. 罗应刚.吉首大学 2016
[10]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人才政策研究[D]. 黄晓丹.福建农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18490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几种漆树割口形状示意图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这时期由于受到战乱的影响,社会动荡,漆器生产减少,考古发现不多,主要集中在东吴和北魏两个时期。在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一批较为精美的漆器。墓中出土漆器 80 余件,有案、盘、盒、壶、樽、奁、凭几、砚、梳、刺、谒等器型。其中代表作是宫闱宴乐图漆案(图 7),漆案为木胎,边角镶有铜皮,背面髹黑漆中间写一“官”字,正面髹黑漆,四周髹红漆;宫闱宴乐图中用朱、黑、金漆绘制人物 55 个,人物旁有题(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这时期由于受到战乱的影响,社会动荡,漆器生产减少,考古发现不多,主要集中在东吴和北魏两个时期。在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一批较为精美的漆器。墓中出土漆器 80 余件,有案、盘、盒、壶、樽、奁、凭几、砚、梳、刺、谒等器型。其中代表作是宫闱宴乐图漆案(图 7),漆案为木胎,边角镶有铜皮,背面髹黑漆中间写一“官”字,正面髹黑漆,四周髹红漆;宫闱宴乐图中用朱、黑、金漆绘制人物 55 个,人物旁有题(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天然胎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感知及旅游需求分析[J]. 鞠振义. 长江丛刊. 2017(34)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内涵意蕴、问题呈现与学理反思——以宣纸为例的探讨[J]. 汤夺先,伍梦尧. 文化遗产. 2017(06)
[3]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路径探讨[J]. 胡健,许芳红.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的思考[J]. 吴琼. 大庆社会科学. 2017(04)
[5]凉山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情况调查研究[J]. 马锦卫.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4)
[6]江西鄱阳传承漆艺演化与美学价值分析[J]. 毛冰霜.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7(01)
[7]非遗传统手工艺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模式探析——以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为例[J]. 高怡. 艺苑. 2016(06)
[8]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嫁接”技工教育下的教学传承探究——以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为例[J]. 亓秀鋆,董蓉,邹传军. 职业. 2016(32)
[9]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符号建构与现代意义——彝族漆器的文化人类学分析[J]. 秦博.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9)
[10]城市场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比较研究——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民间手工艺之都杭州和圣达菲为例[J]. 刘容.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博士论文
[1]云南漆艺史研究[D]. 何颖.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D]. 宋本蓉.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硕士论文
[1]维吾尔族非遗慕萨莱思酒酿造工艺生产性保护效果研究[D]. 兰天飞.塔里木大学 2017
[2]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和问题研究[D]. 嵇鸣洲.扬州大学 2016
[3]传统髹漆工艺的传承与发展[D]. 李承东.沈阳大学 2016
[4]论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D]. 蒋俊鹏.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5]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的调研报告[D]. 陈默.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6]平遥推光漆器考察报告[D]. 管壮壮.中央美术学院 2016
[7]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案例研究[D]. 汲晓宁.山西师范大学 2016
[8]山西漆器工艺的传承发展研究[D]. 李瑞君.太原理工大学 2016
[9]“非遗”保护语境下苗族节日的产业化问题研究[D]. 罗应刚.吉首大学 2016
[10]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人才政策研究[D]. 黄晓丹.福建农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18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1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