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明末清初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点景人物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9:01
  本文重点讨论了明末清初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点景人物的图像特征。明末清初时期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一般来说学界称这段时间为“过渡期”。青花瓷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品类,特别是大量出现的青花山水图像,逐渐成为景德镇窑的主要产品之一,远销海内外。基于此,本文以明末清初青花山水点景人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图像学等艺术史学研究方法,系统的考察了明末清初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点景人物的图像特征,并尝试着归纳出其图像谱系。并且进一步分析讨论了明末清初青花点景人物大量出现的社会原因。经过分析,笔者人物作为过渡期最具代表性的瓷器装饰图案,景德镇民窑青花山水点景人物图像的出现是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之上产生的,具有浓郁的时代审美意蕴,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物化体现。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明末清初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点景人物图像研究


明崇祯景德镇窑青花陶渊明赏菊图碗残片

类图,青花,残片,渔夫


第二类图像则更具写意性质。明崇祯景德镇窑青花陶渊明赏菊图碗残片(图 2-1)、明末景德镇窑青花残片(图2-2)。劳动人民 这类图像主要表现在山水之间的劳动人民,例如垂钓与江面上的渔夫,担柴晚归的樵夫,荷锄牵牛而归农人等。在这类图像中,往往会运用各种道具暗示人物的身份,例如用锄头和耕牛象征农夫,用蓑衣与渔船暗指渔夫,用柴担暗示樵夫。这类图像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渔夫形象。在隐居文人中,也大量出现文人垂钓的图像,其与渔夫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衣着之上,文人为宽袍大袖、头戴儒巾的儒装,而渔夫则为草帽蓑衣。这是二者之间的区别。另外,在表现手法上,这类图像多为抽象的“大写意”形式,极少出现精细表现。清初景德镇窑青花归耕图罐残片(图 2-3)、清初景德镇窑青花垂钓图罐残片(图 2-4)。民俗人物 这类图像主要以民间崇拜的神仙道释人物为主,例如麻姑、葛洪、八仙、“福禄寿”三星等。在构成形式上,这类图像中的人物一般会居于主要地位,周边山水反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麻姑献寿纹碟(图2-5)、清初景德镇窑青花葛洪炼丹图笔筒

清初,青花,残片,来源


清初景德镇窑青花归耕图盘残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粹与和风 明末景德镇对日本的瓷器外销[J]. 李田.  上海工艺美术. 2016(03)
[2]从崇祯和康熙青花比较鉴赏探过渡期青花之最后蜕变 以宁波博物馆藏青花瓷为例[J]. 陈明良.  收藏家. 2011(07)
[3]明末清初景德镇的外销瓷[J]. 刘禄山.  东方收藏. 2010(04)
[4]明代后期景德镇瓷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J]. 宋燕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5]对转变期青花瓷器的探讨[J]. 黄静.  东南文化. 2008(06)
[6]雅俗共赏的明末清初青花瓷[J]. 陈伟.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7]明末清初景德镇制瓷业的重大转折[J]. 汪慶正.  上海博物馆集刊. 1996(00)

硕士论文
[1]明代青花瓷的制作技艺研究[D]. 吴柳燃.山西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18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18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e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