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基于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构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14:5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支持与促进下,以其自身的可持续工作、极快的运算速度等特性与一定程度的智能性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的各方领域,近年来也伸入进设计领域。国内外针对于设计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经过共同的努力出现了不少的“智能”视觉设计生成软件。本文围绕是否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智能视觉设计创作系统——即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视觉传达设计师完成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数量的设计产出的问题思考,主要通过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神经网络系统及其影响下的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历史发展、类型与技术原理等方面的了解与深入学习,总结其优势特征,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帮助视觉设计师进行设计工作的方向,并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师的设计工作流程结合,而后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机协作模式,以达到所需构建的智能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数量等设计产出要求。针对该视觉设计创作系统应该满足的基本性能,再进一步展开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机协作模式下的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构架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以多个领域的子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多个相应支持的不同模块的集合...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论点
第2章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2.1 人工智能的定义
    2.2 感性学派与理性学派的分与合
    2.3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2.3.1 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
        2.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
        2.3.3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2.4 设计类专家系统
    2.5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特征与智能功能
    小结
第3章 视觉设计创作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3.1 视觉传达设计创作的工作流程与低效瓶颈
        3.1.1 视觉传达设计创作的工作流程
        3.1.2 视觉设计创作的低效瓶颈
    3.2 视觉设计创作的人机协作模式探索
        3.2.1 智能检索
        3.2.2 专业支撑
        3.2.3 视觉生成
        3.2.4 决策提升
    3.3 相关案例
        3.3.1 Autodesk Dreamcatcher
        3.3.2 鲁班智能设计系统
        3.3.3 阿里汉仪智能黑体字体设计
        3.3.4 “家+1”人工智能空间设计服务商
        3.3.5 其它案例
    小结
第4章 智能人机协作视觉创作系统的基础构建
    4.1 智能人机协作视觉创作系统所应具备的工作性能与技术解决
        4.1.1 智能人机协作视觉创作系统所应满足的基础工作性能
        4.1.2 针对所应满足的基础工作性能的技术启发
    4.2 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人机协作模式与基础框架构建
        4.2.1 人机协作模式思路构想
        4.2.2 基于智能人机协作下设计视觉创作系统基本框架的构建
    4.3 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工作流程
        4.3.1 智能人机协作创作系统的工作流程
        4.3.2 以包装设计为例的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应用阐述
    4.4 基于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进步一阐述
        4.4.1 基于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定义与定位
        4.4.2 该系统与设计师目前所使用的设计工具的异同
        4.4.3 基于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缺点
    小结
第5章 基于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的影响与未来
    5.1 基于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建立初期的影响
        5.1.1 设计师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5.1.2 人工智能技术对设计的提升
        5.1.3 该系统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5.2 基于智能人机协作下视觉设计创作系统在技术进步中的未来
        5.2.1 人工智能技术下一步技术研究动向对该系统的影响
        5.2.2 强人工智能阶段下的人工智能设计系统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获奖及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J]. 安睿.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9)
[2]人工智能:概念·方法·机遇[J]. 钟义信.  科学通报. 2017(22)
[3]RAIC雷克大会召开 机器人×人工智能定义未来[J]. 房晓楠.  机器人产业. 2017(04)
[4]通向人工智能时代——兼论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方向及对中国人工智能战略的借鉴[J]. 何哲.  电子政务. 2016(12)
[5]设计思维中的理性直觉——设计艺术创造思维探析[J]. 王瑾.  大众文艺. 2016(22)
[6]从图灵测试到深度学习:人工智能60年[J]. 万赟.  科技导报. 2016(07)
[7]人工智能:“热闹”背后的“门道”[J]. 钟义信.  科技导报. 2016(07)
[8]视觉形象设计的创造与传播[J]. 李艳.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6(01)
[9]人工神经网络概述[J]. 刘毅娟,雷鸣,何旸,曹艳龙.  电子测试. 2015(11)
[10]半监督学习方法[J]. 刘建伟,刘媛,罗雄麟.  计算机学报. 2015(08)

博士论文
[1]中国书画艺术电子化创作的初步算法性探索[D]. 徐颂华.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探究[D]. 方也融.吉林大学 2017
[2]人工智能影响下数字游戏智能化发展探究[D]. 郑其宝.南京艺术学院 2016
[3]图像处理与视觉信息传达方式研究[D]. 乔杨.中央美术学院 2012
[4]人类创造性思维的fMRI研究[D]. 范晓芳.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军.北京工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24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24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0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