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杜夫海纳美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7:12

  本文关键词:杜夫海纳美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审美经验现象学》是现象学美学大师米盖尔·杜夫海纳的美学巨著。他主要的美学思想几乎全部涵盖在这部书中,他日后的全部著作的基础和源泉可以说都来自于此。本文正是以《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为源本,通过对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审美经验批判的层层剖析和探索,具体切实的论述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思想。 审美对象论:主要通过对比审美对象与其他物的区别以及阐释审美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凸显它“感性”的特征。审美对象的构成就是由于感性的扩展和激发。它具有一种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的特性,要求欣赏者向“它那不可抗拒的辉煌的呈现”表示敬意。也因此,杜氏把审美对象直接说成是“辉煌呈现的感性”和“感性的最高峰”。 审美知觉论:由于审美对象只能在知觉中实现自己的存在,这样对审美知觉的要求就不可能同于一般知觉了。尤其是它有一种贯穿始终的感觉,这种感觉具有智性,富含情感,启发思考。可以说审美经验就是在读解表现的感觉中达到顶峰的。 审美经验批判:审美经验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在于情感先验,情感先验在于它的存在论基础,艺术也因此是真实的。但建立一种纯粹美学理论,却因为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发展而只能是进行式的。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纯粹的审美,有意识地培养丰富的情感,拓展自己的深度,这样审美对象在我身上才可能实现辉煌的感性。
【关键词】:感性 情感先验 存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8
  • 一 审美对象论8-20
  • (一) 审美对象与物8-13
  • 1 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8-9
  • 2 审美对象与实用对象9-10
  • 3 审美对象与自然10-11
  • 4 审美对象与能指对象11-13
  • (二) 审美对象与世界13-20
  • 1 世界中的审美对象13-16
  • 2 审美对象的世界16-20
  • 二 审美知觉论20-30
  • (一) 呈现20-21
  • (二) 再现和想象21-24
  • (三) 理解和思考24-27
  • (四) 感觉27-30
  • 三 审美经验批判30-35
  • (一) 情感先验30-32
  • (二) 纯粹美学的可能性32-33
  • (三) 审美经验的本体论意义33-35
  • 四 述评35-37
  • 致谢37-39
  • 参考文献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云;;浅议杜夫海纳美学的“审美对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2 陈方;;现象学美学原理的钢琴演奏诠释[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3 尹鑫海;;表演与见证——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完成[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务刚;;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宛小平;;庄子美学和谢林艺术哲学的比较——兼谈哲学和美学关系的几种典型样式[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文强;;表现性:文学语言的审美解读[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政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性美学对康德美学的三种典型回应[N];光明日报;2008年

2 叶朗;追求照亮生活的艺术之光[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黄平;现象学的视野[N];文艺报;2007年

4 李素香;时代变化引起审美意识变迁[N];山西日报;2004年

5 彭锋;哲学在艺术中该如何出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惠芳;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尹航;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0年

3 谢勇;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5年

4 武文华;音乐感性经验描写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张志国;审美的观念——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始基[D];山东大学;2010年

6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8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莎;杜夫海纳美学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廖雨声;杜夫海纳论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志运;杜夫海纳审美对象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传东;意向性与杜夫海纳美学[D];苏州大学;2003年

5 周曼曼;渔洋神韵诗学与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董惠芳;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艺术真实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瑞春;杜夫海纳:表演是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的必经之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8 陶谊;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论[D];苏州大学;2007年

9 郭冬梅;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对深度的阐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志华;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类型的现象学描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杜夫海纳美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5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