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视觉形象在城市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12:51
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中,地铁因其速度快、运量大、安全性高的特点受到大众的普遍青睐,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空间的视觉艺术也随之发展起来,一面面艺术文化墙、一座座雕塑、一幅幅灯箱广告装饰着地铁空间,丰富着人们的出行生活。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体感觉的延伸。在地铁这一空间中,通过各种感官的触碰与延伸,地铁成为了城市文化传播的“隐形”媒介。地铁沿线每个车站呈现的丰富的视觉形象,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局部文化,这些局部文化共同反映了城市的文化构成与文化脉络。第一章介绍本文的课题来源、研究现状、目的与意义、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以地铁视觉形象为切入点,探讨了地铁视觉形象的构成,由此引入地铁视觉形象的识别与导引、审美、文化、商业功能。第三章探究地铁视觉形象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一方面,地铁日复一日在城市内部运转,能最大化传播城市文化,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充实了地铁视觉形象设计的主题,城市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精神文化等内容综合反映在地铁空间之中,通过地铁广告、地铁公共艺术与出入口建筑等形式表现出来。第四章分析了江城...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结构图
12在众多城市信息传播载体中,地铁标志是出现频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载体之一。在地铁通道上方的悬挂牌上、墙壁指示牌上、地铁售票机上,甚至是地铁人员的服装上,地铁标志都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它的反复出现不断刺激人们的视觉。识别性是地铁标志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能区别于其他产品或服务,让人从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信息中一眼辨别,准确、快速地找到地铁标志,这一点尤为重要。西安地铁标志(图2-1),圆角方形中一条曲线弯折而过,让人联想到古城墙。标志为方形,渗入了“中国印章”的概念,暗含西安古都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表明地铁集团对广大市民安全出行的有力承诺。图案上,采用城墙为基本形状,细看便能发觉标志中的“城门”图形又似地铁隧道形态,城墙元素与地铁元素巧妙结合,线条流畅,寓意交通顺畅。色彩上,采用中国传统的朱红和白色,红色代表喜庆,白色代表地铁出行的无污染性,同时红色也是警示色,让人能一眼辨别。标志整体给人沉稳大气,简单明了的视觉感受。图2-1西安地铁标志(图片来源:http://k.sina.com.cn/article_6524646985_184e63649001008m2t.html)2.2.2地铁广告人们行走在地铁空间里,地铁广告的身影随处可见。传统的地铁广告形式,如梯牌、灯箱、巨幅墙贴和包柱,高频率地出现在地铁站内。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地铁广告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形态——图像、文字、声音一体化,以一个个字节的形式在地铁空间里流动与传播,这种动态广告调动了大众身体的各种感官,给予了持续不断的多重感官刺激。乘客搭乘地铁时处于封闭的地下空间,注意力集中在与地铁相关的事物上,当乘坐扶梯进入地铁站时,乘客便身处于各种纷繁的地铁广告中,其思想意识
16图2-2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图2-3重庆地铁“喜结连理”(图2-2来源:http://www.xuejiadao.net/focus/lvyou/2018/0515/301884.html图2-3来源:https://www.sohu.com/a/153236665_)2.3.3地铁视觉形象的文化功能一条地铁线路上的每个站点,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局部文化,这些局部文化具有共性,共同反映了城市的文化脉络与文化构成。乘客乘坐地铁时耳濡目染,便逐渐形成对这个城市的特殊印象。提到西安,人们会想起“古都”、“文化”、“羊肉泡馍”等词,西安地铁为每个地铁站都设计了独立徽章标志,站点名称统一以颜体为字体标准,每个车站的命名别具一格,如“长乐宫”、“朝阳门”、“大明宫西”等,让人似乎回到了千年之前。西安地铁站内的墙壁与立柱上设有大型艺术浮雕,完美诠释了“一站一风景、一程尽繁华”的理念。地铁站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播窗口,还是城市商业文化的展示平台,灯箱、墙壁上的大牌广告无时无刻不在传播着城市的商业信息。一座座立体雕塑、一面面发光的艺术墙更是展示着城市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这些互不相同的文化在地铁空间里得到了有机融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也是城市落在大众心中的印章。2.3.4地铁视觉形象的商业功能地铁线路的不断延伸与地铁线路数量的不断增加,强化了地铁作为城市内部主要交通工具的地位,进一步展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一方面,在地铁车站内,地铁广告数量众多,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充斥着大众的视野,即便在不太起眼的小角落,也设有商业广告的投放(图2-4,上海地铁2号线的拉手广告),这些广告刺激着大众的视觉神经,无形之间促进了消费,给城市带来一定的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时代价值与传承创新[J]. 张艳红,骆飞莉. 学习与实践. 2018(11)
[2]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的色彩应用探究[J]. 金雅庆,赵越.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7)
[3]我国城市文化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郑州城市文化传播为例[J]. 周丽梅,王利芹. 中国报业. 2015(20)
[4]导向标识设计中传播理念的分析[J]. 范媛媛.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3)
[5]论城市景观——文化文脉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写在兰州市第四版城市规划征求意见稿之际[J]. 王太春,冯楠,王鹏. 甘肃高师学报. 2011(01)
[6]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 徐桂菊,王丽梅. 山东经济. 2008(05)
[7]城市空间步行化研究初探[J]. 孙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5(03)
硕士论文
[1]城市地铁站内空间地域文化元素适度性设计研究[D]. 赵晓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2]地铁壁画艺术的视觉传播研究[D]. 胡慧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我国公共外交中的文化传播方式研究[D]. 陈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4]地铁壁画艺术中视觉语言的符号探究[D]. 陈芝羽.东华大学 2013
[5]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新载体[D]. 冯思思.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2960602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结构图
12在众多城市信息传播载体中,地铁标志是出现频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载体之一。在地铁通道上方的悬挂牌上、墙壁指示牌上、地铁售票机上,甚至是地铁人员的服装上,地铁标志都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它的反复出现不断刺激人们的视觉。识别性是地铁标志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能区别于其他产品或服务,让人从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信息中一眼辨别,准确、快速地找到地铁标志,这一点尤为重要。西安地铁标志(图2-1),圆角方形中一条曲线弯折而过,让人联想到古城墙。标志为方形,渗入了“中国印章”的概念,暗含西安古都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表明地铁集团对广大市民安全出行的有力承诺。图案上,采用城墙为基本形状,细看便能发觉标志中的“城门”图形又似地铁隧道形态,城墙元素与地铁元素巧妙结合,线条流畅,寓意交通顺畅。色彩上,采用中国传统的朱红和白色,红色代表喜庆,白色代表地铁出行的无污染性,同时红色也是警示色,让人能一眼辨别。标志整体给人沉稳大气,简单明了的视觉感受。图2-1西安地铁标志(图片来源:http://k.sina.com.cn/article_6524646985_184e63649001008m2t.html)2.2.2地铁广告人们行走在地铁空间里,地铁广告的身影随处可见。传统的地铁广告形式,如梯牌、灯箱、巨幅墙贴和包柱,高频率地出现在地铁站内。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地铁广告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形态——图像、文字、声音一体化,以一个个字节的形式在地铁空间里流动与传播,这种动态广告调动了大众身体的各种感官,给予了持续不断的多重感官刺激。乘客搭乘地铁时处于封闭的地下空间,注意力集中在与地铁相关的事物上,当乘坐扶梯进入地铁站时,乘客便身处于各种纷繁的地铁广告中,其思想意识
16图2-2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图2-3重庆地铁“喜结连理”(图2-2来源:http://www.xuejiadao.net/focus/lvyou/2018/0515/301884.html图2-3来源:https://www.sohu.com/a/153236665_)2.3.3地铁视觉形象的文化功能一条地铁线路上的每个站点,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局部文化,这些局部文化具有共性,共同反映了城市的文化脉络与文化构成。乘客乘坐地铁时耳濡目染,便逐渐形成对这个城市的特殊印象。提到西安,人们会想起“古都”、“文化”、“羊肉泡馍”等词,西安地铁为每个地铁站都设计了独立徽章标志,站点名称统一以颜体为字体标准,每个车站的命名别具一格,如“长乐宫”、“朝阳门”、“大明宫西”等,让人似乎回到了千年之前。西安地铁站内的墙壁与立柱上设有大型艺术浮雕,完美诠释了“一站一风景、一程尽繁华”的理念。地铁站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播窗口,还是城市商业文化的展示平台,灯箱、墙壁上的大牌广告无时无刻不在传播着城市的商业信息。一座座立体雕塑、一面面发光的艺术墙更是展示着城市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这些互不相同的文化在地铁空间里得到了有机融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也是城市落在大众心中的印章。2.3.4地铁视觉形象的商业功能地铁线路的不断延伸与地铁线路数量的不断增加,强化了地铁作为城市内部主要交通工具的地位,进一步展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一方面,在地铁车站内,地铁广告数量众多,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充斥着大众的视野,即便在不太起眼的小角落,也设有商业广告的投放(图2-4,上海地铁2号线的拉手广告),这些广告刺激着大众的视觉神经,无形之间促进了消费,给城市带来一定的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时代价值与传承创新[J]. 张艳红,骆飞莉. 学习与实践. 2018(11)
[2]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的色彩应用探究[J]. 金雅庆,赵越.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7)
[3]我国城市文化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郑州城市文化传播为例[J]. 周丽梅,王利芹. 中国报业. 2015(20)
[4]导向标识设计中传播理念的分析[J]. 范媛媛.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3)
[5]论城市景观——文化文脉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写在兰州市第四版城市规划征求意见稿之际[J]. 王太春,冯楠,王鹏. 甘肃高师学报. 2011(01)
[6]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 徐桂菊,王丽梅. 山东经济. 2008(05)
[7]城市空间步行化研究初探[J]. 孙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5(03)
硕士论文
[1]城市地铁站内空间地域文化元素适度性设计研究[D]. 赵晓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2]地铁壁画艺术的视觉传播研究[D]. 胡慧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我国公共外交中的文化传播方式研究[D]. 陈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4]地铁壁画艺术中视觉语言的符号探究[D]. 陈芝羽.东华大学 2013
[5]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新载体[D]. 冯思思.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2960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6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