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主体间性美学思想对恩情文化的解构

发布时间:2021-01-12 06:00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恩情观念,它以施恩-报恩理念来规定人际关系,由家族伦理的孝到社会伦理的义和政治伦理的忠,都贯穿着恩情理念。恩情文化一方面构建了一种人情社会,减缓了暴力性,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权力关系:施恩者对受恩者具有支配性,而受恩者对于施恩者具有依附性。中华美学具有主体间性思想,主张主体与世界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因此,中华美学以主体间性思想解构了恩情文化。这具体体现在自然审美对社会关系的解构;审美意识对伦理观念的解构;审美同情对权力关系的解构等,从而证明了审美的超越性、自由性。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恩情观念
二、儒、道思想对恩情观念的建构、解构
三、主体间性美学思想对恩情观念的破除
    (一) 中华美学通过自然审美来表达自由的审美情感, 摒除伦理化的恩情观念
    (二) 中华美学强调审美意识的至上性和审美情感的纯真性, 超越了伦理化的日常情感, 从而摒弃了恩情观念
    (三) 中华美学的情感论是同情论, 而审美同情消解了恩情观念
    (四) 中华美学的主体间性在艺术欣赏领域产生了知音说



本文编号:2972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72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