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齐美尔的“距离”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7-04-15 08:37

  本文关键词:齐美尔的“距离”美学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尽管国内外对齐美尔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从美学角度来看齐美尔,却被学者们经常忽略。已有的对齐美尔美学思想的研究多聚焦在他的社会学思想中,而且大多数是一些零星的研究或是被散布于各种著作及论文之中。介于此,论文选择把齐美尔定位为一位美学家,试图对已有的对齐美尔美学的研究作一个小小的补充,并力求通过对齐美尔“距离”定义的提出、分析距离在艺术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对齐美尔的美学思想进行简单的梳理,最后对于当下的生活境况有所启示、提出一种审美救赎。 首先,在引言中,概括地介绍了齐美尔的生平、成就、地位,,以及他的影响。 第一章讨论了“距离”这一概念产生的根源。首先,“距离”是齐美尔对货币经济的泛滥作出的必然选择。货币经济对现代生活不断入侵,现代人只有选择与货币经济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不会被物化的文明腐蚀掉。另外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中,陌生就是彼此保持一定距离,齐美尔认为这也是都市人的一种必然选择,因为这样才不会被生活的琐事所累,才会留给自己一个港湾,多关照自己的内心。 作为美学家的齐美尔对“距离”思想的论述从两个角度出发,现代艺术和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因此论文第二章讨论了现代生活审美体验中的距离。从时尚和冒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领域证明,距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刻板生活的超越,对现代生活片段的审美体验。 第三章承接第二章从现代艺术的领域对齐美尔的“距离”思想进行了论述。首先是从现代艺术角度介绍齐美尔对“距离”这个概念的定义,他认为距离是人与人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其次,第二节论述了现代艺术中外在距离的两种表现形式:艺术对称和艺术自律。第三节中紧接着论述了内在距离的两种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最后通过以上对距离在现代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距离同样也是对现代艺术的一种救赎。 第四章从两个角度归纳齐美尔的距离思想的影响。首先从葛兰西的“距离说”到阿多诺的“否定社会”都可以看出明显的受齐美尔影响的痕迹。另外,从当下生活的角度指出“距离”对处在生存困境中的当代人仍是一种有效的救赎策略。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齐美尔所关注的是个体的生存状态、心理体验,通过“距离”来实现现代人的审美救赎,在当下仍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货币经济 陌生人 审美体验 现代艺术 审美救赎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1
  • 0.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9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9-10
  • 0.3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10-11
  • 1 “距离”:齐美尔对现代生存状态作出的选择11-18
  • 1.1 “距离”:货币经济下的一种选择11-12
  • 1.2 “距离”:陌生人的生存方式12-18
  • 2 “距离”:齐美尔对现代生活的审美体验18-22
  • 2.1 时尚:“距离”对平庸生活的拒绝18-20
  • 2.2 冒险:“距离”对平庸生活的超越20-22
  • 3 “距离”:齐美尔对现代艺术的解读22-36
  • 3.1 对“距离”的艺术界定22-23
  • 3.2 外在距离——艺术与现实23-26
  • 3.2.1 艺术对称23-24
  • 3.2.2 艺术自律24-26
  • 3.3 内在距离——风格与形式26-34
  • 3.3.1 艺术风格26-29
  • 3.3.2 艺术形式29-34
  • 3.4 “距离”:对现代艺术的革新34-36
  • 4 齐美尔的“距离”思想对后代的巨大影响36-40
  • 4.1 “距离”思想对葛兰西和阿多诺的影响36-38
  • 4.2 “距离”思想给当代生活带来的启示38-40
  • 结束语40-41
  • 参考文献41-42
  • 致谢42-4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荣;黄晓辉;;风格与距离——齐美尔艺术思想解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杨向荣;张彩云;;游戏·现代性·审美——齐美尔的游戏理论解读[J];东方丛刊;2009年03期

3 U.狄塞;薛云梅;薛华;;齐美尔的艺术哲学[J];哲学译丛;1987年06期

4 杨向荣;曾莹;;现代生活的审美救赎——齐美尔的时尚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杨向荣;;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和谐美——齐美尔“艺术距离”的现代性解读[J];理论与创作;2007年05期

6 宋扬;夏磊;;探源齐美尔社会学中悲观主义——齐美尔眼中的现代社会[J];黑龙江史志;2008年16期

7 袁敦卫;;从齐美尔看当代审美文化的内在冲突[J];船山学刊;2009年02期

8 周来顺;;文化危机与双重救赎——齐美尔视域中的现代性危机理论研究[J];学海;2013年02期

9 赵洪涛;;齐美尔:金钱统摄下的现代生活风格的美学批判[J];文艺争鸣;2013年10期

10 杨向荣;雷云茜;;循着齐美尔的思想轨迹——社会理论视阈中的时尚意义建构[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星亮;;略论社会-文化冲突的几个问题[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思达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齐美尔与社会几何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版编辑邋王跃生 景德祥 苏小和 李华芳;1950、1960、1970、1980年代生人:对德国文化了解有多少?[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 何雪松;社会转型期的责任焦虑[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敦卫;社交形式的变迁[D];中山大学;2009年

2 张小山;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斌璐;感觉的碎片——齐美尔美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艾;解读齐美尔的现代性社会理论[D];安徽大学;2010年

3 于明晖;现代性视域中的齐美尔文化美学[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园波;齐美尔与青年卢卡奇异化思想关联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5 齐静;齐美尔的“距离”美学思想[D];辽宁大学;2014年

6 刘萍;论齐美尔的时尚观[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徐潇;齐美尔货币哲学的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张阅;齐美尔城市社会学思想述评及其现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莫国芳;对消费时尚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齐美尔的“距离”美学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8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