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本文关键词: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生态美学是近年国内美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热点。生态美学是20世界90年代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作为一种崭新的存在论美学观,它不断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和继续发展的潜力。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值得肯定的:生态美学提出了新的概念和范畴,也逐渐形成“生态中心主义”哲学基础和整体生态观的思维理论思维模式。生态美学的命名及其研究内容也体现了美学学科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但是,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学观,自身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多意模糊;生态中心主义原则缺乏理论基础;对于实践美学的继承革新存在偏差;对于古代生态智慧停留于浅层化、表面化阐释;生态批评缺乏文化根源和精神内涵等等。这些问题彼此交错,互相强化,造成生态美学研究的潜在危机。本文旨在对生态美学做出全面理论介绍,,并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直击生态美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试图从基本理论、继承革新、实际应用三个方面,为生态美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出路。
【关键词】:生态美学 生态哲学 人与自然 问题 出路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生态美学的概念7-13
- 第一节 生态美学概念由来7-8
- 第二节 生态美学在当下产生的原因和条件8-13
- 第二章 生态美学主要观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13-20
- 第一节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现状13-17
- 第二节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成果17-20
- 第三章 生态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20-31
- 第一节 生态美学的学科争论20-21
- 第二节 “生态中心主义原则”实现的现实可能性21-22
- 第三节 生态美学现实继承的可能性22-24
- 第四节 “科学与理性”在审美中的作用探讨24-25
- 第五节 生态美学是否导致美学中人的主体地位缺失25-27
- 第六节 “自然的复魅”是否存在真实的可操作性27-28
- 第七节 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的追问28-29
- 第八节 如何做好生态批评29-30
- 第九节 对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问题30-31
- 第四章 生态美学的出路问题31-36
- 第一节 生态美学基本理论方面的出路32-33
- 第二节 生态美学在批判与继承中的出路33-35
- 第三节 生态美学在实际运用中的出路35-36
- 参考文献36-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启军;;系统整体创新的生态美学[J];南方文坛;2005年06期
2 于永顺;李季;;生态美学:人生存在的诗化理论[J];艺术广角;2006年04期
3 曾繁仁;;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3期
4 马驰;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追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李海梅;;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下的生态美学观——以“和”为美[J];大众文艺;2010年14期
6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唐孝祥,刘才刚;生态哲学生命观与生态美学[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马驰;;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10 罗小平;;生态美学——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J];人民音乐;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炎平;;人文与自然的相须互动——儒家生态哲学的现代诠释[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2 赵杰;徐苏宁;;城市化进程下城市生态美的意境创造[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溯源;;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价值观[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江立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浅谈[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海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刘颖莉;;论生态整体哲学观与广东生态建设[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9 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刘自觉;;论人类生存力及其时代特征[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3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韦鹏雁 本报通讯员 田达欢;生态美学研究的范例[N];广西日报;2011年
5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N];人民日报;2009年
7 吴承笃;生态美学的新译介[N];文艺报;2010年
8 张元端;生态美学与住宅创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李星;探索生态美学建构[N];光明日报;2001年
10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5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陈正勇;自然、神性与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翟鹏玉;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D];云南大学;2012年
10 李琳;中国佛教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津;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5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7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文亮;生态美学视域中的20世纪乡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艳霞;宫泽贤治童话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