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魔幻主义作品的美学意蕴
本文关键词:现代魔幻主义作品的美学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哈利波特》成书于二十一世纪,作品运用的魔幻题材深受大众喜爱。此后,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采用魔幻题材创作。这种现代魔幻主义受文化全球化运动的影响,覆盖全球。它一经产生就深受大众喜爱,它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创造出意向的世界,使乌托邦的存在成为可能。作品创作的魔幻世界异于现实世界,低碳、万物有灵,与自然共同生存的状态下社会高度文明,解决了科技高度发达的现实社会中不能解决的难题。魔幻世界的一切都是非定论的,尤其是双重世界的建构使受众的思维空间有了想入非非的可能。在阅读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摆脱了现实世界带来的物欲的痛苦及扭曲的人性,找到了本性的回归与充分的自由。同样,艺术作品在几分不合情理的同时还要有几分近似情理,荒诞、孤独、恶心、焦虑……这些存在主义者总结的人生在世的基本经验在魔幻作品的人物身上都有体现。然而,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着可替代性,也就是说,现代魔幻作品有着它自身的局限性。它催生于文化产业下,作为消遣怡情之物受大众的喜爱。它入不了精英文化之列,经不起理性的推敲,只能用非理性的感性思维去体会。这正是审美活动产生的条件——无目的性的有目的的审美。本文从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和人自身的状况分析了它热销的原因。除了产生的背景恰到时宜,它本身所包含的美学意蕴也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作者从现代魔幻作品创作所遵循艺术创作的距离感、游戏性加以分析,并指出了它的时代局限性。
【关键词】:文化产业 魔幻世界 审美需求 精神救赎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一、当代魔幻作品的历史渊源8-20
- 1、全球化运动文化语境11-16
- 2、现代人的心灵状况16-20
- 二、当代魔幻作品的美学意蕴20-39
- (一) 审美魔幻的心理基础20-25
- (二) 构建双重世界的美学意蕴25-39
- 1、空间距离25-28
- 2、时间距离28-31
- 3、人与人的距离31-39
- 三、魔幻小说的局限性39-44
- 结论44-45
- 参考书目45-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刚;;论《绿衣》、《葛生》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岳介先,伏爱华;萨特的想象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微;;论《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王艳;;怀旧:现代人的诗意栖居——新时期以来美术中的怀旧表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倪奇;刘飞;;以“气”论诗与方东树的诗学思想[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卓;影像的生命——德勒兹电影事件美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栾庆伟;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艳艳;人体在广告摄影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魔幻主义作品的美学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