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黄药眠是一位独特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不仅丰富,而且对美学问题的许多思考都走在时代的前列,但至今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研究其美学思想的论文并不多,全面论述其美学思想的论文更是寥寥可数。鉴于此,本文力图系统梳理黄药眠的美学思想,努力发掘黄药眠美学思想的各个领域,填补对其美学思想研究的不足,再现其美学思想的独特价值,这对于拓展当代美学思想的研究思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药眠的美学思想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之上,认为美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评价,重视美感的个性与感性,强调审美中的传统因素,将美学从哲学研究的视角转到了价值学研究,拓展了美学研究的思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为指导原则,以中西文论为基础,结合价值论美学、接受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范畴,以黄药眠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黄药眠美学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以及意义与不足。 全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概括了学术界对于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介绍本文对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正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写黄药眠的生平及其美学活动,介绍了黄药眠先生的生平经历及其所从事的美学活动,为进一步研究其美学思想打下基础。第二章写黄药眠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依此探讨了他的“审美评价”说,“典型论”美学观及艺术美论思想。其中重点阐述了他的“审美评价”说。第三章写黄药眠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概括出其美学思想的特征为外部形态的批判性与内在品格的实践性以及重视审美的传统性和个体性,由外及内,分析黄药眠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写黄药眠美学思想的意义与局限,客观评价其美学思想的价值与不足。结语部分主要概括本文的基本内容,再次强调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尽管黄药眠美学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当代美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黄药眠 “审美评价”说 “典型论”美学观 实践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论8-9
- 一、黄药眠的生平与其美学活动9-14
- (一) 黄药眠的生平9-11
- (二) 黄药眠的美学活动11-14
- 二、黄药眠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14-30
- (一) “审美评价”说15-23
- (二) “典型论”的美学观23-25
- (三) 艺术美论25-30
- 三、黄药眠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30-35
- (一) 外部形态的批判性31-32
- (二) 内在品格的实践性32-33
- (三) 重视审美的传统性33-34
- (四) 重视审美的个体性34-35
- 四、黄药眠美学思想的意义与局限35-37
- (一) 黄药眠美学思想的意义35-36
- (二) 黄药眠美学思想的局限36-37
- 结语37-38
- 注释38-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必须重视我们民族的美学思想资料[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2 马白;从《摩罗诗力说》看鲁迅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渊源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3 刘长林;浅谈韩非的美学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4 殷绍基;陶渊明美学思想初探[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3期
5 万陆;魏禧美学思想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6 彭立勋;;关于现代派美学思想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7 王弘度;;屈原美学思想初探[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8 吴腾凰;杨连成;;生活土壤上的批判与追求——试论吕荧的美学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04期
9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0 张天曦;宋代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萍;朱海燕;刘仲华;;论明清茶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2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锡山;;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美学思想[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郭兴良;;金圣叹美学思想在评点《水浒》中的体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朱志荣;;论康德前批判与批判时期的美学思想的关系[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周忠厚;;后记[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玉宁;北师大召开黄药眠文艺思想研讨会[N];文艺报;2003年
2 古风;古老美学思想的再发现[N];光明日报;2002年
3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4 陈圣生;重新发现叔本华的价值[N];文艺报;2002年
5 赵雪;微型古建展示传承古建文化[N];科技日报;2008年
6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8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9 程芸 胡非玄;关于戏曲本体的哲学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苗得雨;文学一、二期“黄埔”[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联;魏禧文学思想考论[D];辽宁大学;2007年
6 张s
本文编号:311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