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太平经》生态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6:40

  本文关键词:《太平经》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早期的道教原典,《太平经》不但继承了老庄道家的思想,也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和神仙方术等思想,这使其思想内容显得极其庞杂。而由于其在继承和吸收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融合这些思想,再加上其成书乃是一个非一人一时完成的集体创作的过程,其内部思想又显得相互矛盾。但总的来说,这部经书乃是以神道设教的方式来宣扬致太平的宗旨。虽说这是一部宗教神学的著作,但是我们拨开其神学的迷雾,还是发现其包含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思想,特别是生态美学思想。 本文首先从《太平经》的哲学基础出发,指出其“道”本源论和“三一论”思想不但是一种宗教哲学思想,也体现了生态美学的哲学思想,即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论和生态存在论思想。 其次,以大道本源论生态美学思想和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作为理论视角,从《太平经》的生命存在之美思想、以和为美思想、生态美育思想三个方面,论述其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在生命存在之美思想一章,指出其重生思想、乐生思想体现了生态美学的现实审美原则,而长生成仙思想体现了一种生态美学意义上的“诗意地栖居”的终极追求和终极关怀。在以和为美思想一章,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形神关系阐释其生态美学意义上的和谐思想。在生态美育思想一章,从生态情感、生态平等和绿色消费三方面,发掘其生态美学思想。
【关键词】:《太平经》 生态美学 生命存在之美 以和为美 生态美育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7
  • 一、 《太平经》文本由来8-9
  • 二、 《太平经》思想研究现状述评9-11
  • 三、 生态美学研究概述11-14
  • 四、 本课题研究的可能、思路及其意义14-17
  • 第一章 《太平经》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17-31
  • 第一节 “万物之元首”:大道本源论17-22
  • 第二节 “三一为主”:生态存在论22-27
  • 第三节 生态美学的大道本源论与生态存在论的关系27-31
  • 第二章 《太平经》生命存在之美思想31-50
  • 第一节 重生思想32-37
  • 第二节 乐生思想37-40
  • 第三节 长生成仙思想40-45
  • 第四节 生道合一45-50
  • 第三章 《太平经》以和为美思想50-66
  •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51-55
  • 第二节 人与人的和谐55-61
  • 第三节 形神合一61-66
  • 第四章 《太平经》生态美育思想66-74
  • 第一节 生态情感思想67-69
  • 第二节 生态平等思想69-71
  • 第三节 绿色消费思想71-74
  • 结语74-76
  • 主要参考文献76-79
  • 后记79-80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宏堂;阴阳学说与中国人的宇宙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毛丽娅;;论太平经的“和谐—美”思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卿希泰;;试论《太平经》关于天地人“三合相通”与“中和”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道教;2009年05期

4 曾繁仁;;试论生态审美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杨春时;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7 卿希泰;《太平经》的哲学思想[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刘恒健;生存美学的三重超越[J];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01期

9 潘显一;《太平经》文艺美学思想探要[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1期

10 陈望衡;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乐婷;《太平经》美学思想发微[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太平经》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3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