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的美感-故障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06:19
本文对故障艺术和招贴设计的概念及理解叙述,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研究故障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适用性和艺术性,同时以作者的部分实践创作作品为例,总结了故障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主要使用方法和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对应的最终呈现效果,以及故障艺术在使用时的故障程度的控制和建议。故障艺术作为一种瑕疵的美学,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接受的同时,也开始更多的运用在了招贴设计中,故障艺术与招贴设计是可以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故障艺术在带来引人注目的视觉冲击同时,能帮助招贴信息更快更有效的传递,同时也赋予了招贴更多的艺术美感,给予受众更多的思考和回味空间。通过对招贴图像的显示效果、形态结构、颜色以及招贴文字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故障艺术的处理,针对不同的招贴进行不同的故障创意,在合理和恰到好处的故障处理程度和巧妙的配合下,可以使招贴达到更好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传达效果的同时,也能成为一件艺术品。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美国苹果公司的广告短片《Welcome?Home》??故障艺术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独特的喜剧精神的,对于故障艺术作品的理解,??
图5,图6,科幻片《攻壳机动队》的国内海报宣传招贴??另一方面,也是此招贴最精彩的在于,电影情节中主角本身是一个.化的人类形态的机器人,招贴中人的外形被故障感覆盖,正是体现出主外形内部其实是机器,而画面中唯独头部和面部没有故障处理,就更加情节中,女主角是第一个实验成功的全身义体化的人类,但是跟机器人区她是有灵魂有情感的机器人。故障感将电子机械和人类形态完美结合,机器不只是机器,她有着人类一样的灵魂,可谓精妙:机器的身体可能障,但他的灵魂永远真实!??
(3)故障艺术丰富招贴思想的理解角度??最后我们来看一张文化招贴,这张名为《I?don't?cry?for?that》的极具个性的??文化招贴(?图8),与前文介绍的对整体画面的故障和文字的故障不同,此招贴??的故障处理是针对画面内对象的形态故障,将墨镜的镜面在形态和质感纹理方面??做了故障处理,仿佛有夸张的倾盆而下的泪水感觉,使原本看不到的藏于墨镜后??边的泪水似乎表现了出来。这与笔者前文提到的“故障艺术的喜剧精神”以及“故??障艺术还带给我们独特的思考空间和无限的情感可能”这两点十分吻合,设计师??把自己对于招贴主题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图像中,但是受众能通过这一故障的处理??产生不同的理解,似乎可以理解成:“我不为“它”流泪,你所看到的泪水不过??是墨镜上的假象,我的内心并不悲伤”。似乎也可以理解为:“我戴上墨镜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流泪,但即使墨镜也没有掩盖我内心真正的悲伤”,这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视觉流程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J]. 张苏,周文辉. 包装工程. 2006(01)
本文编号:3230617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美国苹果公司的广告短片《Welcome?Home》??故障艺术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独特的喜剧精神的,对于故障艺术作品的理解,??
图5,图6,科幻片《攻壳机动队》的国内海报宣传招贴??另一方面,也是此招贴最精彩的在于,电影情节中主角本身是一个.化的人类形态的机器人,招贴中人的外形被故障感覆盖,正是体现出主外形内部其实是机器,而画面中唯独头部和面部没有故障处理,就更加情节中,女主角是第一个实验成功的全身义体化的人类,但是跟机器人区她是有灵魂有情感的机器人。故障感将电子机械和人类形态完美结合,机器不只是机器,她有着人类一样的灵魂,可谓精妙:机器的身体可能障,但他的灵魂永远真实!??
(3)故障艺术丰富招贴思想的理解角度??最后我们来看一张文化招贴,这张名为《I?don't?cry?for?that》的极具个性的??文化招贴(?图8),与前文介绍的对整体画面的故障和文字的故障不同,此招贴??的故障处理是针对画面内对象的形态故障,将墨镜的镜面在形态和质感纹理方面??做了故障处理,仿佛有夸张的倾盆而下的泪水感觉,使原本看不到的藏于墨镜后??边的泪水似乎表现了出来。这与笔者前文提到的“故障艺术的喜剧精神”以及“故??障艺术还带给我们独特的思考空间和无限的情感可能”这两点十分吻合,设计师??把自己对于招贴主题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图像中,但是受众能通过这一故障的处理??产生不同的理解,似乎可以理解成:“我不为“它”流泪,你所看到的泪水不过??是墨镜上的假象,我的内心并不悲伤”。似乎也可以理解为:“我戴上墨镜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流泪,但即使墨镜也没有掩盖我内心真正的悲伤”,这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视觉流程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J]. 张苏,周文辉. 包装工程. 2006(01)
本文编号:3230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3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