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西方现代身体的本源性回转

发布时间:2017-04-28 05:17

  本文关键词:西方现代身体的本源性回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身体的现代叙事从尼采开始,在与精神的纠缠对抗中,感性的身体逐渐从沉重的二元束缚中挣脱出来,并参与到个体在世生存的意义建构活动中去,成为个体在世的栖居之所。柏格森主义、现象学诸理论以及狄尔泰的哲学为主体身体的建立扫清了障碍,而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标志着身体在现代世界中主体叙事的开端。不过紧随其后的后现代思潮很快瓦解了身体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肯定身体的欲望诉求,一方面又陷入了物欲的漩涡,造成对个体生存的欠负。本文认为,一种一元/多元的身体观需要在后现代社会中被确立,并在借鉴多种后现代理论的情况下承担个体在世生存的意义。 本文试图将身体的哲学话语置于从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和后现代这样一个漫长的序列中来考察其内涵的演变,始终把身体与个体生存联系在一起,从存在的角度对身体的现代话语进行阐释性的批判。绪论部分主要对身体与存在的关系给予纲领性的概括与提炼,以海德格尔的“回转”概念描述身体从现代到后现代的一系列变化,同时对身体在本文中的阶段划分依据作一番简要的说明。第一章主要论述维柯、尼采和费尔巴哈的身体美学,他们开启了身体的现代叙事;第二章主要论述柏格森、胡塞尔和狄尔泰的身体美学,他们从理论上消解了一直缠绕在身体与灵魂之上的二元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梅洛-庞蒂、舍勒和美国实用主义的身体美学,前两者意在建立主体性的身体观念,而后者已经开始从主体概念走向场域概念。第四章主要论述拉康、福柯等后现代身体美学,他们在拆解身体主体的同时又为身体的重构提供了可能。结语中本文再次对身体与存在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以“在场”与“缺席”的概念来把握身体在现代叙事的多重状态,从而为身体在现代社会的的存在维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身体 二元论 主体 个体生存 场域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3-0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第一章 身体的复魅12-24
  • 第一节 维柯的新科学12-17
  • 1.反现代的创生13-14
  • 2.肉体的想象力14-15
  • 3.作为感性存在的人15-17
  • 第二节 尼采的“新科学”17-24
  • 1.关于尼采作为古典语文学家的身份17-19
  • 2.“醉”的身体与“罪”的身体之对抗19-20
  • 3.大地上的身体20-21
  • 4.身体与群体道德之对抗21-24
  • 第二章 身心二元的突破24-41
  • 第一节 柏格森的身心观24-29
  • 1.时间与绵延25-26
  • 2.记忆与物象26-28
  • 3.行动与存在28-29
  • 第二节 现象学的身体观29-34
  • 1.现象学存在观的突破29-30
  • 2.生活世界与交互主体性对身体观的影响30-32
  • 3.意识现象学的局限及对一种实践现象学的召唤32-34
  • 第三节 狄尔泰的身体观34-41
  • 1.狄尔泰的生命哲学34-36
  • 2.生命意义在领会与体验中构筑36-38
  • 3.个体与整体的“感性辩证法”38-41
  • 第三章 主体身体的建构41-57
  • 第一节 梅洛-庞蒂的身体观41-46
  • 1.含混的身体41-43
  • 2.主体性的身体43-45
  • 3.肉身化的身体45-46
  • 第二节 舍勒的身体观46-52
  • 1.身体之在与身位之在(person)的关系47-48
  • 2.羞感中的身体现象48-50
  • 3.舍勒、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身体观之比较50-52
  • 第三节 实用主义的身体观52-57
  • 1.功能性的意识与生成性的身体52-55
  • 2.作为场所的身体55-57
  • 第四章 身体的解构与重构57-73
  • 第一节 身体的后现代转向57-62
  • 1.后身体在欲望中漂浮57-59
  • 2.后身体在权力-知识中运作59-60
  • 3.后身体在消费主义中的物欲化60-62
  • 第二节 身体的解构时代62-68
  • 1.二元论的彻底瓦解62-65
  • 2.后现代身体的欠负65-67
  • 3.一元/多元身体观的建构67-68
  • 第三节 重构身体68-73
  • 1.场域、电子云与新的身体观69-70
  • 2.生态身体70-73
  • 结语73-75
  • 附录75-82
  • 附录一 古希腊身心关系的二元叙述75-77
  • 附录二 近代以来的身体观77-82
  • 参考文献82-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88-89
  • 致谢89-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顺;;论“生态美学”的“身体”、“空间感”与“时间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韦拴喜;;环境美学与身体美学:一种可能的融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王晓华;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4 姚文放;;肉体话语、身体美学、身体的审美化——晚近对于经典美学的三次挑战及其学术意义[J];江海学刊;2012年01期

5 王晓华;;走向主体论身体美学的建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冯学勤;;谱系学:美学“身体转向”的方法论契机[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7 张法;;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8 程相占;;论身体美学的三个层面[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6期

9 刘彦顺;;论后现代美学对现代美学的“身体”拓展——从康德美学的身体缺失谈起[J];文艺争鸣;2008年05期

10 杨春时;刘连杰;;主体间性与“健全的身体美学”之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西方现代身体的本源性回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2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0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