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

发布时间:2017-04-28 13:11

  本文关键词: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阿多诺的否定美学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毁誉并致。移植进 程当中,或膜拜或否认,或接纳或拒斥。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是对于否定概 念的涵义的理解误区带来了令人茫然的现实。误区I:否定之涵义的简单化倾 向;误区Ⅱ:否定之涵义的庸俗化倾向。类似的误区,根据我们已有的认知结 构所正在进行的剥离和扭曲──将否定概念降低为一种“术” 来加以操作和利 用的作法,致使解释的混杂、取舍的犹豫,以至于局势的动荡皆在所难免。因 此,当下任务之关键就在于澄清否定的真实涵义,使否定的客观面目得以恢复 和还原。 本文旨在从阿多诺的否定美学理论切入,对否定概念的内涵作一番全息透 彻的梳理。分别考察否定美学之否定的宗旨,实质及职能,以使否定美学的内 核甚至轮廓趋于澄明和准确。 笔者认为,否定美学的否定宗旨是反启蒙。首先,阿多诺是以否定异化作 为理论的切入。异化是阿多诺对于现代性社会的本质的最终归结,即一种在现 代性社会当中,人的主体力量变态性扭曲的因果性过程。否定异化就是要在激 烈的批判的过程内部,召唤人类清醒地直面异化现实。其次,阿多诺是以否定 启蒙来对抗异化。异化现象的根源来自于启蒙。是启蒙,使人类的主体能力不 断增长,不断膨胀,生成并深化了异化现象。于是,否定性艺术作品必须恢复 启蒙史前令人震撼和恐惧的表象,以达到对于异化的对抗。最后,阿多诺是以 否定性艺术去对抗异化现实的力量,否定启蒙。否定性艺术作品必须是一种能 够在瞬息内迸射的,包含了否定性契机的,正在强烈冲撞对抗的否定性表象。 一方面,它是自律性实体,从而避免受缚于异化现实,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 事实单子,已将社会事实内化为自身的内在性结构,又超越和否定了社会事实。 正是这样一种否定性艺术作品,才能够对抗异化,否定启蒙。 笔者认为,否定美学的否定实质是否定性中介。首先,彰显丑是否定性艺 术的内在要求,,否定性艺术作品的构成中必须贯彻丑的辩证法。只有充分地彰 显了丑的否定性艺术才足以对抗异化,否定启蒙。丑作为一条残酷的戒律,将 使艺术作品成为自律性的实体,禁忌媚俗。在这里,形式即自律性结构,形式 满足艺术活动对象的要求,抵制主体强制于素材的作法,最终以差异性,连贯 一 二 一 性带来意义的危机。其次,否定性中介是否定性艺术的内在实质。作为异化后 的他物,中介是一种绝对的否定和拒绝,它采取一种异化的方式去对抗异化的 现实,全面粉碎同一性。这其中包含着宏大的否定辩证法的背景:辩证双方 — —主体、客体,都是在以一种否定性对抗的中介的方式在共生、存在、辉映。 最后,紧凑、向心、深刻是否定性艺术的内在构成。作为一种高度自律性的组 织结构,否定性艺术作品必须是紧凑、向心、深刻的。紧凑执行着对结构中各 内在构成要素内在张力的规定,向心要求着各内在构成要素必须具备的约束力 一否定力,深刻则提出了对各内在构成要索之间的否定性对抗程度的格准。 总之,只有紧凑的、向心的、深刻的包含了丑的辩证法的否定性中介,才能真 正被命名为对抗异化否定启蒙的否定性艺术。 笔者认为,否定美学的否定职能是否定大众文化。一方面,否定大众文化 是否定美学的责任。大众文化是一种由意识形态操纵,凭借媚俗,粉饰现实等 主要手段,欺骗性地满足异化心理,以期制造异化的文化,而否定美学的责任 即在于以极端的方式去极端地对抗文化产业所制造出的大众娱乐文化垃圾。另 一方面,构建否定性美学乌托邦是否定美学的梦想。乌托邦是一种永恒冲撞的 未决的否定性状态,它不断生成,又不断消亡,内含中介与中介之间无限地较 量。现代艺术,在现实意义上而言,正是这种否定性乌托邦的体现。自诩为反 艺术而艺术的现代艺术,是批判性的,拒绝“基础” 及“温和” 的假设,同时, 它具有抽象性的内在化客观性的保障,是他者现身过程的黑色理想,必将在迸 射中死亡。 最后,我们可知,否定美学理论支系庞杂,却仍是西方思维方式主流经历 了两千多年行程的必然结果。鉴于中西方思维方式主流的差异,这样一种美学 理论将成为中国美学自身发展的参照系,最终会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当中造成巨 大的影响。
【关键词】:异化 反启蒙 否定性中介 大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I01;B83-06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关键词>4-5
  • <英文摘要>5
  • <英文关键词>5-7
  • 前 言7-8
  • (一)反启蒙:否定美学的宗旨8-15
  • 一 反启蒙——以否定异化切入8-9
  • 二 反启蒙——以否定启蒙对抗异化9-11
  • 三 反启蒙——以否定性艺术对抗启蒙11-15
  • (二)否定性中介:否定美学的实质15-30
  • 一 彰显丑——否定性艺术的内在要求15-21
  • 二 否定性中介——否定性艺术的内在实质21-25
  • 三 紧凑·向心·深刻——否定性艺术的内在构成25-30
  • (三)否定大众文化:否定美学的职能30-39
  • 一 否定大众文化——否定美学的责任30-32
  • 二 构建否定性美学乌托邦——否定美学的梦想32-39
  • 结 语39-41
  • 致 谢41-42
  • <引文>4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朱刚;;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与时间”之关系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张静静;;人类苦难与艺术困境——论阿多诺的“奥斯威辛”命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姜智红;;休谟怀疑主义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刘忠;康德的“因果观”探析——兼论与佛教“善恶报应论”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於恒强;刘艳芳;;我国现代人民调解制度的建构基础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波;;自然辩证法的黑格尔哲学渊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龙扬志;;一部诗剧与一个诗人的创作史[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涯倩;;试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邱纪军;;意象派的诗学范式转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贤君;;利用基督征服世界——美国对华宣教运动中的殖民主义思潮及其流变[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燕;印度民族道路之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寻找——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认同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哲梅;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2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