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淮南子》空间建构的审美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02:36
  本文以《淮南子》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角度对其美学思想进行研究。《淮南子》成书于汉代大一统初期,是汉初时代精神的哲学总结;全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融诸子各家思想之精髓。《淮南子》一书的空间意识不仅拓展了其哲学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而且由哲学思想出发延伸至了审美领域,使其空间内容独具时代审美意蕴,对其进行研究,益于更深刻地把握汉代大一统时期的审美思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呈现了新时期对《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的宏观情况,以及从空间角度对《淮南子》进行美学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所在。正文第一章论述了《淮南子》思想的核心范畴“道”。《淮南子》继承并发展了先秦老庄的“道”,不仅对“道”的内涵进行了丰富,而且在“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中融入了阴阳气化学说,认为“气”是“无有”之道的具体呈现,并在“道事合一”的哲学思考中对美学现象进行审视,其美学思想的构成更加现实化、政治化。第二章是对地理空间诗性建构的阐述。《淮南子》以自我为中心,对地理空间进行了想象性建构,整个大地以“冀州”为中心,呈同心圆的方式向外有序延伸,形成了由九州、八殥、八纮、八极所构成的宏大壮...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课题的创新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淮南子》以“道”为本源的宇宙论
    第一节 “气”化宇宙
    第二节 “道”生宇宙
    第三节 “道事合一”的审美价值观
第二章 地理空间的诗性建构
    第一节 “经验—想象”的空间审美体系
        一、早期中国的地理空间观
        二、“大九州”的宏阔壮美
        三、从想象到现实:《淮南子》地理空间的诗性建构
    第二节 幻想之域——神话地理空间
        一、海外神话之奇异美
        二、“不周山——昆仑山”神话之壮丽美
第三章 天文空间的审美秩序
    第一节 天之空间建构的审美内涵
        一、天之秩序建构
        二、现实政治的表征
    第二节 天之空间的审美关联
        一、天、地、人的空间对应
        二、审美秩序的感性扩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转向与美学研究的后现代演进[J]. 谢欣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J]. 刘成纪.  探索与争鸣. 2018(08)
[3]论《淮南子》的工艺美学观[J]. 余静贵.  中国美术研究. 2018(01)
[4]“感应论”音乐美学的理论自觉——《吕氏春秋》《淮南子》《乐记》的论乐理路[J]. 刘承华.  音乐研究. 2018(02)
[5]汉代地理图像与中国山水画之诞生[J]. 刘成纪.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6]中国古典美学的空间意识与当代空间美学视域[J]. 张娜.  云南社会科学. 2017(05)
[7]《淮南子》绘画美学思想对魏晋南北朝画论的影响[J]. 黄欣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8]回顾、反思与前瞻--两千年“淮南子学史”纲要[J]. 高旭.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9]新美学史范式下的汉代美学[J]. 席格.  美与时代(下). 2016(12)
[10]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政治[J]. 刘成纪.  文学遗产. 2016(05)

博士论文
[1]中国古代审美空间的建构研究[D]. 刘鑫.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淮南子》“道”论文艺思想研究[D]. 杨楠.辽宁大学 2013
[3]身体美学视野下的《淮南子》研究[D]. 郑毅.四川师范大学 2012
[4]《淮南子》的宇宙论、生命论、艺术论研究[D]. 赵欣.山东大学 2010
[5]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D]. 谢纳.辽宁大学 2008
[6]《淮南子》研究[D]. 孙纪文.福建师范大学 2004
[7]《淮南子》研究[D]. 马庆洲.北京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中国古典美学空间思想内容探微[D]. 孙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2]论《淮南子》中阴阳五行学说的意涵及影响[D]. 景玉祥.浙江师范大学 2015
[3]《淮南子》生态美学智慧探微[D]. 王文君.山东师范大学 2012
[4]《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D]. 张艳平.山西大学 2011
[5]《淮南子》的美学思想探究[D]. 邢利梅.安徽大学 2011
[6]《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D]. 李黎.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淮南子》生命美学思想初探[D]. 刘中元.安徽大学 2007
[8]二十世纪《淮南子》研究[D]. 杨栋.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4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84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b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