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土归流后丽江纳西族的生态美学观变迁
发布时间:2021-09-15 18:57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丽江改土归流后,木氏由土知府降为土通判,打破了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统治。流官管理体制进入丽江,施行劝农桑、兴修水利的生态经济政策,儒家、佛家、道家和东巴教的生态观在丽江的交往活动中逐渐走向合流,影响更加广泛,导致丽江纳西族生态美学观发生根本性的重大转折。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19,4(05)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纳西族生态审美的发生及转变基础
(一) 自然环境——生态审美的发生
(二) 社会环境——生态审美观的转变
二、纳西族生态审美观的变迁
(一) 祭祀活动:朴素生态审美的变迁
1. 祭天:从娱神到儒家生态伦理观
2. 祭风:从追求自然和谐到构筑理想乐土
3. 祭山神:从自然神格化到具象化
4. 祭署:从万物同源到和谐共生
(二) 乡规民约:宜居、利居的生态审美变迁
1. 水:从任自然到宜居的生态改造
2. 巡山护林:从规约到利居的生态自律
三、纳西族生态美学观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纳西族的生态伦理观[J]. 杨福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2]“大七”人格结构模型下的汉族、纳西族人格结构比较[J]. 许思安,郑雪,和秀梅. 心理学探新. 2007(02)
本文编号:3396615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19,4(05)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纳西族生态审美的发生及转变基础
(一) 自然环境——生态审美的发生
(二) 社会环境——生态审美观的转变
二、纳西族生态审美观的变迁
(一) 祭祀活动:朴素生态审美的变迁
1. 祭天:从娱神到儒家生态伦理观
2. 祭风:从追求自然和谐到构筑理想乐土
3. 祭山神:从自然神格化到具象化
4. 祭署:从万物同源到和谐共生
(二) 乡规民约:宜居、利居的生态审美变迁
1. 水:从任自然到宜居的生态改造
2. 巡山护林:从规约到利居的生态自律
三、纳西族生态美学观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纳西族的生态伦理观[J]. 杨福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2]“大七”人格结构模型下的汉族、纳西族人格结构比较[J]. 许思安,郑雪,和秀梅. 心理学探新. 2007(02)
本文编号:3396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96615.html